在亞洲,中國新創與創投有自己一套自成一格的市場與遊戲規則,外來團隊不是那麼容易打入。反觀ASEAN地區,剛好搭上東南亞發展熱潮,儼然成為炙手可熱的新創基地,不少創投公司(VC)也將目光放向東南亞十國,看好其六億人口的內需市場,以及不斷成長的中產階級與消費力。
近幾年來,亦不難發現許多人會試圖將日韓、台灣較為成熟的技術與想法,企圖移植到東南亞來試試看,畢竟東南亞的新創市場方興未艾。同樣的邏輯,就像很多在矽谷早已過時一兩年的科技與概念,但卻可以在台灣市場獲得大量關注,並炒作成當紅話題。
整體來說,新創在東南亞還是屬於剛起步的階段。以泰國為例,政府也才在2016年畫出大餅,宣佈斥資200億泰銖,希望未來幾年內扶植2500家新創公司。而在先進國家早已普及的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也是這一兩年才在曼谷快速發展起來;泰國的學者專家,社會輿論等也紛紛開始順水推舟,讓「新創」一詞受到更廣泛的討論。
泰國的創業圈,在大概念上倒也尚未玩出什麼很新的把戲或技術,所著重的不外乎這年頭的熱門議題:互聯網,共享,Fintech,平台經濟,P2P借貸,電商與電子支付,手機app等,不僅吸引許多本地人投入,更是有來自各國的團隊,希望藉由曼谷的區位優勢,一舉打下整個北東協的市場。
有種說法是,印尼、菲律賓,甚至是馬來西亞,因為地理區隔、宗教文化以及發展程度等因素,比較有自己的新創圈子與遊戲玩法,而不太容易複製其國內的新創模式到其他地區。但反觀泰國,由於周邊國家相對落後,容易視泰國為指標性市場,曼谷又是北東協集資本、金融、時尚、科技等匯聚的大都會,基礎建設與各式人才大抵充裕,政府也開始端出政策支持,故很適合做為開創startup的地方。
不過,雖然無論是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都屬於消費潛力很高的新興市場,但不少新創業者在進軍東南亞時,仍會選擇新加坡做為首要基地,理由不外乎政府可信賴度高,法規完善,行政有效率,以及無資本管制等。「新加坡太小了,自己的內需消費市場不大,又沒有龐大的第一級、第二級產業支撐,只能打開大門,歡迎外資進出,並努力跟世界做生意。」一位長年經營東協的台商表示,並指出現在東南亞比較重要的幾個創投,大概有一半以上設立在新加坡,「你看這幾年亞洲各大startup活動,在現場尋找好標的,多半來自新加坡(或香港),而那些在新加坡的VC,操作的可能也是境外資金,然後去各國尋找適合投放資金的機會。」
放眼整個東南亞近年的新創與投資,以2016年的募資記錄來看,「金融科技」大概是市場上的最大贏家,例如越南的行動支付Momo平台,主要功能包含電子零錢包,以及手機行動銀行等服務。老實說這並不是什麼新穎的概念或科技,但在智慧型手機爆炸性成長,但信用卡卻不普及的越南,由金融科技公司M-Service開發的Momo,便得以快速竄紅,在去年3月,獲得高盛與渣打銀行2800萬美金的B輪投資,頗有打算一鼓作氣成為越南版支付寶的氣勢。
另外,泰國其實很早就具備發展數位經濟的條件,全國約7千萬人口卻有超過8千5百萬隻行動裝置,不僅有政府大力推動結合手機的Rabit Pay(類似整合進手機的悠遊卡,可在一般商店消費),或著傳統銀行推出的K Pay(開泰銀行),這一兩年更是有新創業者著眼於泰國零售需求快速成長,卻缺乏實用的在線支付,便有了日本團隊開發出的Omise,整合線上線下的支付系統,並獲得由日本的SBI Investment,印尼的SMDV、泰國的Ascend Money等共計1750萬的B輪投資,同時預計今年推向柬埔寨,寮國,緬甸等市場,看好未來一切交易皆數位化的可能。
除此之外,馬來西亞早在2006年便成立的iPay88,目前是國內最大的支付服務商,不僅有超過8000個合作店家,甚至連馬來西亞兩大購物平台:Lazada和11Street,也都使用iPay88作為支付系統。另外,專門協助用戶管理銀行資訊,保險,金融商品的金融服務比較軟體Jimuxu,也在馬來西亞取得不錯的成績,由新加坡DMP風投,Celebes Capital、NTT DOCOMO Ventures等A輪便投了300萬美金。再者,源自新加坡的在線支付Coda Payments同樣也表現不俗,同樣關注東南亞經常使用信用卡的人數不到20%,便想整合所有信用卡以外的消費管道,由於具有很強的風險管理與結算能力,2011年推出,2013年拿到A輪230萬美元,至今每天大約有5萬名用戶透過其服務進行線上消費,更預計要進軍台灣,可能是首個跨出東南亞市場到台灣的電商。
最後,整理一些目前在東南亞較知名的VC,特別是關注在金融、電商、市場與社交平台、行動裝置app,消費性網路產業等領域,預計來東南亞發展的團隊,不妨參考看看。
Source: 「2016 年活躍東南亞創業圈的 36 個創投!想南向必看的 Tech in Asia 2016 最完整報告」,更多創投資訊,可參考: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40020
作者簡介:Jack Huang
成長於台北,求學於倫敦,居住於曼谷,目前任職聯合國,協助維和部隊工作。熱愛旅行、觀察以及紀錄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