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目前生活在資本主義時代,但早自19世紀的馬克思以來,數不清的學者便預言資本主義也有終結的一天。目前已有一對藝術家搭檔認為,資本主義隕滅已近在眼前,於是把資本主義消亡的理論落實,蓋成紀念館,讓訪客提前緬懷這個世上最主要的政經系統。
自1990年代初期蘇聯解體、共產主義覆滅以來,除了北韓,以及一些「掛著社會主義羊頭賣資本主義狗肉」的國家,世人大致默許資本主義已無對手,是人類目前甚至永遠都應該奉行的政經制度。
憑弔資本主義 紀念館落成
但史蒂夫斯(Andrea Steves)及佛斯特納(Timothy Furstnau)2位藝術家對此不以為然,於是在加州奧克蘭市開設了「資本主義紀念館」(Museum of Capitalism),6月已開門營運。
紀念館的網址提到,設館宗旨在於「教育這一代及未來世代,了解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歷史及遺緒」,讓來訪的遊客以彷彿已生活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心態,憑弔資本主義。
史蒂夫斯及佛斯特納更早聯手完成的藝術作品,是在加州奧克蘭的展覽「FICTILIS」,旨在探討「人與社會」以及「人與世界」的關係。他們在2010年聽到一位政治理論家提到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參觀「種族隔離博物館」的所見所聞,頗受感動,於是註冊「資本主義紀念館」的英文網址,構思這家有朝一日終將緬懷資本主義的博物館。此後,2人立即投入紀念館展品的任務,以「把這套經濟系統的歷史與種族、階級與環境結合起來」為使命。
紀念館時常是以歷史的角度進行反思,因此要創設一個紀念館,探討我們目前身陷其中的政經系統,有相當難度。例如,如果你是水族,終生活在水裡,能批判地探討水這個概念嗎?史蒂夫斯及佛斯特納都曉得,自己必須造出離開資本主義結構夠遠的距離,才能依其實質來描述它。
重現資本主義 展品吸睛
他們蒐集資本主義的人工製品,以確保未來世代能記得在資本主義時代,人們的食衣住行育樂是如何進行。該館的宗旨聲明寫道:「本館的教育任務,對建立正義,替資本主義被害人平反,預防悲劇再現,十分重要。」紀念館另特寫「世上有很多人及社區抗拒資本主義,合力創設替代方案,適足以提供靈感給未來世代」。
館內五花八門的裝置藝術當中,有一件互動作品,是香港藝術家周葆諭的作品,可以讓訪客踩上跑步機,欣賞一件成衣在工廠縫製的視頻。訪客跑得越快,成衣的製作速度就越快。而透過另一件周葆諭的作品,訪客可以看到成衣被拆解的視頻,外加該成衣本身。周表示,她的作品是想探討休閒與剝削的分界線。
此外,到訪的遊客在此紀念館還能看到一家公司召開年度股東大會,憑此了解運作中的資本主義,還有在2008年金融海嘯中滅頂的銀行,其行徽就掛在旗幟上展示。此外,紀念館還設有圖書館,以便訪客深入了解資本主義的歷史。
其他館內有趣的裝置還有一台吐出一分錢硬幣、總數達美國最低工資的機器、印製好的金牙齒訂單,以及裝在壓克力手提箱裡的一年份信用卡招客廣告。館內甚至還有複製的博物館紀念品商店,畢竟藝術也難逃資本主義的天羅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