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黨家的委內瑞拉,近來被多家歐美媒體指稱正一步步走向獨裁體制。週日剛落幕的一場選舉,以及8月1日兩名知名的反對派成員被關入大牢,讓許多老百姓擔心,獨裁政權又在這個南美國家死灰復燃。
週日的選舉,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是大贏家,這場由他一手號召的選舉目的是建立新的政治機構「制憲大會」,日後將制訂新憲法,取代1999年由前任查維茲總統頒布的憲法。
問題是,反對陣營強力杯葛,稱這場選舉是個騙局,未推出任何候選人,他們譴責馬杜洛片面運作選舉的手法,並認為他尋求制憲,依法無據,有違憲法規定,並主張在週日的選舉進行之前,應該先舉辦公投,詢問大眾是否有意制定新憲。
當年查維茲制憲前,也先舉辦了全國公投,獲得選民首肯後,才辦理制憲大會的選舉。
反對派杯葛到底
除此之外,反對派也駁斥馬杜洛設計的選舉制度,刻意給予挺他的地區更高的比重,並未忠實反映全國選民的真正意向。
反對派抵制之下,馬杜洛的社會黨盟友贏得545席的制憲代表全部席次。這個「制憲大會」權力大得驚人,可以宣布解散舊有的政治組織,甚至取消選舉,罷免被視為不忠誠的官員。這意味著,馬杜洛政府如今擁有絕對權力可以解散國會──這也是反對黨目前唯一控制的政府部門。
《紐約時報》指出,新選出的制憲大會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是幾十年前橫行拉丁美洲國家的軍政府以來不曾見過的。
促進美洲人權的「拉美華府辦公室」(Washington Office on Latin America)的分析家David Smilde說,「這對委內瑞拉民主的存在構成威脅。」
曾經在查維茲與馬杜洛政府中擔任高階人權官員的Gabriela Ramirez也表示,制憲大會強迫所有委內瑞拉人只能接受一種願景,並利用「國家的脅迫性力量創造一個警察國家」,違背了查維茲發起的社會主義運動精神。
示威無日無之
支持者辯稱,馬杜洛已承諾,一旦新憲制定完成,會針對新憲法舉行全民公投,這讓一些人有信心,制憲大會並非如批評者所說,是明目張膽的奪權行動,但懷疑馬杜洛不會實踐承諾的也大有人在。
事實上,馬杜洛也採取了其他鞏固權力的措施,去年,他粉碎了要求罷免他的公投啟動程序,並在最高法院安排了自己的人馬,然後,今年3月更試圖讓最高法院解散國會,雖然最後在大規模抗爭的壓力下打消念頭,但此後,反對派幾乎日日號召群眾集體抗爭與罷工,目前已有超過百人死在親政府的部隊手下,超過3000人被捕。
馬杜洛兩個月前提出制憲選舉後,更升高委內瑞拉的動盪情勢,流血暴力充斥,死者甚至包括兩名參加示威的青少年。
至於週日選舉的投票率,兩派人馬也各有說法。馬杜洛的支持者說,約有41%的選民參與了投票,也就是近810萬人,然而,反對陣營則表示,實際投票人數介於200-300萬,投票率僅約15%。
然而,由於缺少獨立的觀察團,實際情況難以論斷,不過,馬杜洛鐵腕強迫公部門員工一定要投票,否則飯碗將不保。
反對派領袖雷德斯馬的家人把他被逮捕的畫面上傳至社群媒體,畫面中可見他穿著睡衣,被強行帶走。
就在選後紛擾仍未平息之際,8月1日又傳出兩名聲量極大的反對派領袖凌晨從自家被強行帶走,關入大牢。洛培茲(Leopoldo López)與雷德斯馬(Antonio Ledezma)都擔任過市長,兩人在2014年反政府流血抗爭後被控煽動暴力,因而被軟禁在家中。
兩人的被捕引來國際社會的譴責,紐約時報的相關報導標題為「逮捕入獄引發委內瑞拉獨裁的疑慮」。
民不聊生
在通膨率高達1660%、經濟瀕臨崩盤、糧食藥品樣樣短缺的委內瑞拉,馬杜洛越來越不得民心,近日一項民調顯示,他僅有20%的支持度,他的政治導師查維茲的滿意度幾乎不曾低於50%。
然而,馬杜洛表明他不會接受黨內異見。在檢察總長歐蒂嘉(Luisa Ortega)表示週日的選舉非法、違憲、弊端叢生後,馬杜洛竟揚言要把她關進精神病院。歐蒂嘉原本極忠於委內瑞拉政府,在最高法院3月底一度做出解散國會的決定後,從此和馬杜洛決裂,變成他最不遺餘力的批評者。
馬杜洛的舉動,引來國際社會一片撻伐聲,包括美國、阿根廷、墨西哥、秘魯、哥倫比亞、巴拿馬、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等至少20個國家全部表示不會承認週日的選舉。美國更已在7月31日宣布對馬杜洛個人進行制裁,稱他是「漠視委內瑞拉人民意志的獨裁者」。
馬杜洛回應,「美國帝國主義的制裁不會嚇到我…川普皇帝針對我的決定,突顯他的絕望和恨意,但委內瑞拉民眾已決定要獲得自由,我是自由國家的獨立總統。」幾天前,美國先對13位委內瑞拉高階官員實施制裁,理由是貪污、違反人權和傷害民主。
對馬杜洛等人的制裁可能只是象徵性行動,美國正在研究其他經濟制裁的措施,但最嚴厲的制裁──禁止進口委內瑞拉石油,尚未列入考慮。委內瑞拉95%的強勢貨幣來自石油出口,目前仍是美國第三大原油供應商。委國前經濟部長Moisés Naím擔心,委內瑞拉已經沒有足夠的美元購買食品和藥物,更廣泛的經濟制裁恐將引發大規模人道危機,並給了馬杜洛藉口,把經濟崩潰怪罪於美國。
參考來源:Vox、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