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調查,弊案爆發之初,盛傳不少司法官大買群聯股票,一旦潘健成被起訴,不僅拖累股價,進入法院審理後,買股名單勢必曝光。沒想到檢方都查到潘健成透過實質掌控的國內外公司,以低價向日本東芝取得記憶體次級品,再轉手以高價賣給群聯牟取暴利,明顯涉嫌掏空背信,竹檢偵結時卻隻字未提涉嫌掏空金流,諸多不合理難免啟人疑竇。
記憶體晶片控制大廠群聯科技涉作假帳案,新竹地檢署經過一年多調查,8月31日將負責人潘健成等人緩起訴,並須向國庫支付1.1億元罰金,引起檢察界不滿,砲轟竹檢用法謬誤,竟將潘健成所犯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證交法,硬以潘認罪為由減刑,片面變更法定刑,減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准予緩起訴,彷如量身打造,讓潘健成免除牢獄之災。
辦到底 恐扯司法官
就在外界滿臉疑惑竹檢為何反常厚待潘健成時,本刊調查,早在潘健成假帳事件爆發前,群聯頻放利多消息,包括績優員工調薪6成,還大舉招攬研發人才,加上新款晶片即將上市,業績看漲,不少司法官看好群聯前景,親朋好友也紛紛加碼進場買股。
沒想到群聯突然爆發假交易弊端遭搜索,股價連番重挫,從每股269元一路下滑到直逼210元,不少投資人慘賠套牢。不過,竹檢將全案拖了一年,股價最高拉到450元,讓不少人趕緊出脫持股下車。
市場盛傳,一旦檢調當時再查下去,潘健成在海外虛設的公司資金流向曝光,案情勢必越演越烈,若演變成刑度較重的證交法背信罪,搞不好會被收押,群聯股價恐將跟著崩盤,藏身幕後的司法官家族將慘賠,甚至血本無歸。
更慘的是,萬一潘健成被起訴,案件進入法庭公開審理後,買股的司法官名單卷證資料也會跟著曝光,除了股票賠錢,聲譽也將跟著不保,到時候將掀起司法界滔天醜聞。
一名偵辦金融案件的檢察官不諱言地說,只要緩起訴確定,檢方就此打住,相關卷證就不用送進法院審理,真相將隨著案件結束而石沉大海。難怪外界會質疑,這才是竹檢甘願冒著挨罵風險,選擇將此案緩起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