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好事起頭 帶台灣打世界盃
「台灣農業及美食的技術人才世界聞名,若能導入科技應用,翻轉創新思維,才能讓台灣優勢立足國際化!」好食好事基金會董事長陳宏裕一語點出。為了引領食農領域新思維,好食好事基金會年初開始製作電視節目好食好事系列報導,挖掘台灣食農新創議題,深入報導台灣食農創業的在地故事,由於議題結合跨界與創新,透過媒體擴散效應,全民開始關注食農議題。
「與其讓台灣年輕人聚焦在22K話題,不如運用活力思維幫助他們走出去。」好食好事基金會執行長邱子權表示,創新創業議題在美國引領趨勢,驅動經濟改革是重要關鍵,影響著國家未來發展,「意識到台灣市場規模不夠大,就要把國際當市場。」邱子權花了半年時間跟MIT溝通理念。有著對食農產業的期許,好食好事基金會在今年5月為台灣人引進國際創業極限體驗營,讓近200名有志在台灣創新創業的青年,接受國際一流創業訓練機會,運用科技整合、價值溝通及議題挑選,提升對食農新創視野。
除了培育對食農領域有興趣的台灣年輕人,好食好事基金在8月2日〜3日兩天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共同舉辦專業提升教育課程「拓展食農的科技視界與想像」,首次邀請 MIT開放學習副校長桑傑•薩爾瑪教授(Dr. Sanjay E. Sarma)親自來台授課,帶領台灣傳統食農業者走出創新之路!
此次創新訓練課程包含前行政院長張善政、黑松張斌堂董事長、台灣麥當勞副總林麗文等代表性人物,以及多間知名食品及新創企業,總計近70位企業負責人及高階主管、政府官員以及學者共同參與,課程全程藉由具體的商業案例,引導學員進行翻轉式創新的思考模式,並透過分組動腦來發想假設性的產品,激發學員們的批判思考能力。
六天養成食農人才 在地化從此開端
為讓台灣食農才有機會培養國際化的視野與格局,以促進食農領域前瞻性的目標,今年9月好食好事引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國際創業極限挑戰營。
邱子權表示,越來越多年輕世代結合農業與科技改善社會環境,期許吸引並協助更多跨領域之年輕世代投入食農新創事業,並將利他、創新、與國際思維之價値觀導引給新創青年。此次「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近100萬元獎學金,全額獎助有潛力的青年參與。本次吸引全球近千人報名參加,台灣區入選11位參賽者,為歷屆台灣入圍人數之最。
9月15日成果發表會是此次活動壓軸,特別邀請各界菁英領袖擔任評審,包括好食好事基金會董事、前台電公司董事長黃重球、黑松董事長張斌堂、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等。執行長邱子權表示,這並非一次性的活動,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創造國際網絡平台,建立國際夥伴關係。希望在各界的支持下,匯聚創新能量落實創業計畫,讓未來新創事業朝向透明、健康、永續三大目標前進。
- 欲知更多食農新創相關訊息,請鎖定好食好事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foodstartup.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