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日本警方為了搜查一名失蹤十多天的女性下落,踏入一間位於神奈川縣座間市的公寓。當搜查人員問:「在哪裡」,27歲嫌犯白石隆浩,手指著房間內的一個保冷箱說:「在這裏」。打開箱子一看,滿滿的貓砂裡,竟藏有2顆人頭。
「簡直是連續劇裡才會出現的世界」。僅13.5平方公尺的房間,共發現8個裝有頭顱的保冷箱,以及240塊人骨。白石供稱:「全員都是見面當天就殺害,並在浴室解體,一開始一具遺體花了3天,後來一天就可以完成。」
據調查,白石是在8月22日搬入犯案公寓,8月底就殺了第一名受害女性。9月他以「上吊師」的名號開設推特帳號,說要「推廣上吊知識,希望幫助真的很痛苦的人一臂之力」。貼文最後還附上「#自殺」,藉此接觸有自殺意圖的人。
「如果繩子綁的方法不對,就可能導致自殺未遂」「自殺前在社群網站上跟朋友家人道別是NG的。」由於白石承租的公寓是樓中樓格局,夾層有個防止跌落的欄杆,白石便向被害人提議「用欄杆綁繩子自殺」,引誘被害人到公寓犯案。
光嫌犯供稱恐證據不足 可能判不到十年
「8月殺了一個人、9月四個人、10月四個人。」白石表示他殺害的九個人連本名都不知道,犯案動機是為了「金錢和性侵」,被害金額最多50萬日圓、少的僅數百日圓。但律師嵩原安三郎指出「只有部分遺體的情況下,很盼判定死因,光嫌犯的供稱,可能會因為證據不足,無法以殺人罪起訴」。如果最終只能以協助自殺或棄屍起訴,「可能判不到十年」。
儘管被害人頭顱留有毛髮,可以進行DNA鑑定協助確認身份,但日本每年有多達8萬人通報失蹤,再加上被害人有可能不在通報名單當中,都增加了身份確認的困難度。
典型的「連環殺人事件」 滿足性與自尊
精神科醫師片田珠美分析,這是典型的連續殺人事件。她引用英國作家柯林威爾森(Colin Wilson)的著作《連續殺人者的心理》當中的觀點,指出連續殺人犯通常想滿足2種慾望,一個是性、另一個是自尊。白石殺害的9人當中,有8人都是10幾20歲的年輕女性,就符合第一個條件。
尤其白石刻意找「想要自殺的人」下手,可能覺得殺了對方也沒有罪惡感,反而是幫助他人實現願望。而且犯案過程中,被害人被他操控在股掌之間,有種自己才是主人的感覺,符合滿足自尊的第二個條件。
片田研判,白石殺了第一個人、體會到主宰他人的強烈快感之後,開始欲罷不能、陷入「快樂殺人」的狀態。特別把辨識特徵強烈的被害者頭顱,留在家中保管,則是一種蒐集戰利品的心理。
至於白石之所以對自尊如此渴求,或許反映了現實中強烈的自卑感。今年6月中,他才因為仲介女性賣春,被茨城縣的地方法院以《違反職業安定法》裁定一年2個月刑期、緩刑3年。或許是無法接受判決結果,才會有報導指出,他曾在6月時對自己的父親表示:「活著也沒有意義」、「不知道為了什麼活著」。
恐怕白石自己也有自殺念頭,為了盡可能捲更多人進來,索性把自殺計畫擴大成連環殺人案。要不是因為受害者家屬,透過推特揪出白石惡行,不知還有多少人受害。
資料來源:產經新聞、每日新聞、AREA 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