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虛擬貨幣,和我們皮夾裡的新台幣、美元,或日幣之間,又有何不同之處?答案是:管理。
傳統貨幣是由各國的中央銀行掌控發行和管理,比特幣則是去除了所有的集中式管理,經由一套設定好的發行規則,透過網路和所謂的「區塊鏈」技術,來做自我管理,以達到貨幣真正自由,不受任何單位或政府控管的理想境界。
換句話說,虛擬貨幣是想炒了各國央行的魷魚。
因此,不難想像各國政府對於比特幣的風行草偃是如臨大敵,嚴加防範。由於比特幣具有無記名、不受監控的特性,使它成為洗錢、賄賂、貪汙,和各種不法勾當的天然首選。瑞銀投資長Mark Haefele曾經預言:「只需要發生一次比特幣資助的恐怖攻擊,美國政府就會開始介入,全面整肅比特幣市場。」美國聯準會委員Jerome Powell也承認,比特幣若是廣獲接納,長期而言,有可能對央行的貨幣政策形成干擾。
但仔細觀察世界各國政府態度,卻可以發現不少國家都擺出觀望姿態,甚至在幕後扮演鼓勵和扶植的角色。在歐洲,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各國就針對金融科技(fintech)制定了完善法規,因此虛擬貨幣在當地的發展一直按部就班,瑞士民眾甚至已經可以用比特幣來支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費用。日本政府在今年4月修改了銀行法規,將虛擬貨幣納為合法的支付工具之一,而東京更是比特幣全球最大交易集散地之一。美國方面,聯邦政府始終沒有積極管理比特幣的打算,反而把政策下放給各州州政府自行訂定。
明明應該管,卻刻意放手,給予試探空間,各國當局對待比特幣的曖昧,凸顯出比特幣的兩面性格:一方面,比特幣的初衷,是反政府的;但另一方面,比特幣的技術,卻又有著極大的開創性,足以改寫下一個世代的金融科技、產業生態,和資料處理技術。
以區塊鏈來說,因為完全弭除了對於第三方清算、支付機構的需求,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因此近來已成為銀行業最熱門的關鍵字,開發區塊鏈應用的新創業者如雨後春筍般竄起。
而在搶搭比特幣熱潮問世的1000多種虛擬貨幣當中,又衍生出了初次代幣發行(ICO)這種新籌資管道,讓新創業者可以跳過華爾街銀行,直接以發行代幣的方式來取得資金,顛覆傳統創業模式,甚至有機會挑戰當今科技業寡頭獨佔市場的現象。
儘管比特幣本身因為炒作飆上了不切實際的天價,破滅只是早晚的問題;但就像2000年網路泡沫,或19世紀的美國軌道建設一樣,泡沫化有時只是一個階段的結束,緊接而來的,或許會是另一個成熟階段的開端。
資料來源:Investopedia, The Econom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