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人知道電影圈的投資大戶其實是五月天,相信音樂不只關注音樂界,也不時灌溉台灣電影圈,不過12月底相信音樂電影部吹熄燈號,5年多來投資多部電影,僅少數有回收,對培植國片而言也算仁至義盡。
相信音樂投資的電影包括《五月天追夢3DNA》《諾亞方舟》《逆轉勝》《五月一號》《百日告別》《健忘村》《自畫像》等,今年的《自畫像》總成本4,000萬元、票房150萬元,乍看之下除了《五月天追夢3DNA》外,這些投資多半還是做功德居多。
文化娛樂圈憑友誼、人情的出錢出力,畢竟難以長久,不能總是肉包子打狗。
國片不賺錢,一定會影響金主投資意願,所以連金馬獎主席張艾嘉都說她最希望的,還是觀眾能走進戲院、讓電影大賣。因為多幾部的電影賣座才能讓產業活絡,產業活絡才能讓金主樂於投資,才能談百花齊放,商業與藝術各路線的百家爭鳴。
2017年賣座前10大國片名單中,第1名《紅衣小女孩2》和第5名《目擊者》賺錢,因此也讓「縮衣節食也能拍出好作品」的導演程偉豪炙手可熱。另一位最超值國片導演楊雅喆,作品《血觀音》不僅金馬獎拿下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也殺入10大賣座第3名,目前近7,000萬票房坐三望二,而整部電影製造大咖大片的感覺,竟來自於小片成本價(4,000萬元),更令許多人訝異。
台灣市場小,國片成本超過3、4,000萬元就有風險。今年有幾部大成本、票房卻不如預期的電影賠錢,其中以小清新愛情為基本盤的《帶我去月球》《痴情男子漢》細膩度有待加強,成本卻高達7、8,000萬元,即使行銷宣傳做得鋪天蓋地又震天價響,但要讓金主回本一定得破億,在台灣票房破億容易嗎?除非有對岸市場,這都是製作團隊該正視的。
相信音樂投資國片,主要是五月天支持曾經合作過MV的導演,但文化娛樂圈僅憑友誼、人情的出錢出力,畢竟難以長久,不能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今年國片雖然多半不賺錢,以小成本拍出紮實作品的導演程偉豪、楊雅喆,卻帶來另一種清新—作品雅俗共賞且成本不大,完成導演夢又對得起觀眾和金主。不是每個人都像侯孝賢有背對觀眾的才華,希望2018年有更多雅俗共賞的國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