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2 06:33 臺北時間

【如何進聯合國工作(下)】台灣人也能在UN找頭路?「你能貢獻什麼」最重要

mm-logo
文化
作者( 左一)與同事出差至索馬利亞,背景為亞丁灣
作者( 左一)與同事出差至索馬利亞,背景為亞丁灣
最後,作為台灣人,很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台灣人可以在UN工作」。這是個挺敏感的議題,既然避不掉,那索性開誠布公說清楚。其實台灣人在聯合國機構裡工作,一點問題都沒有,只要你遵守聯合國在相關議題上的「原則」與國際上的「一般認知」,哪怕你是直接申請職缺,報考YPP或單純當個實習生,完全不會有任何阻礙。而在工作中,基本上「你來自哪裡」並不是一件需要被強調的事,「你能貢獻什麼」以及如何認同並實踐「聯合國的普世價值」才是需要花精力去處理的事。
這裏排除掉那些與政治較有直接關聯的工作,例如大會中的國家代表,或是某些牽涉國家主權行使的單位與職缺。若單存在聯合國祕書處底下,你會發現有不少「台灣人」,在經貿、人權、維和行動,氣候議題,甚至是行政級的會計、審計、法務等部門,各司其職,與同為中文母語的同事們相處融洽,一起執行專案,交換意見。
什麼是「原則」?簡單來說,如果「香港人」可以申請在聯合國工作,那「台灣人」也可以,你並不是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國家」,只是那個寫在你Nationality上的國名,某部分人基於個人政治認同的因素,會強烈反對而已。
這裏可能要稍微解釋一下,畢竟輕率的把彼此貼上標籤是很愚蠢的事。這裏不應存在「背叛」與「效忠」的爭論,意識形態的認同本來就是個人的自由意志,你可以有意見,你的意見也絕對需被尊重,但你沒有權利強迫他人認同你的價值觀,而且還要跟你做出一樣的行為才叫「愛台灣」。我認為,「理性討論」是面對複雜分歧的議題時較為妥當的處理方式,而「我不想討論」也是一種需要被尊重的選擇。當雙方出現歧見,又無法說服對方時,大可以道不同則不相為謀,抑或者交付民主機制去裁決,然後大家共同遵守多數決(符合多數意見)的結果。
舉個可能不太妥的例子:你可以很自由自在的是一個無神論者,在自由的世界去著書論說,以理服人,擴大影響。但你沒必要既想進教堂受洗成為教徒,享有教會的福利,卻又要在內部大肆喧嚷上帝不存在並強迫別人接受你的意見...若執意如此,被拒絕申請,也在情理之中。
好吧,可能還是很難說服某部分極端的人,人各有志,無須相互謾罵,各在各的道路上為理想奮鬥便是。回到主題,在聯合國中,台灣身份並不是阻礙,你內心中大可以思想澎湃,認定某種價值,但只要遵守聯合國原則,申請,考試,任職,升遷等都不應被歧視。
回到本文重點,到底在UN工作,還需要哪些特質?其實也大抵就是那些千篇一律的老套說詞,舉凡積極樂觀的態度,開闊的心胸,能夠團隊合作,適應不同的環境與各種背景的同事...等,這些是每個人都會列在履歷裡的項目,說實話,大部分決勝的關鍵(決定你會不會錄取),恐怕還是你的先天優勢與專業能力,以及在對的時間點做出行動,再加上是否有對的人適時拉你一把,如此而已。其他什麼多國語言,國際化經歷,上進又正面的心態,跋山涉水壯遊世界的記錄,社團幹部風光的經歷...,坦白講,能進入最終面試環節的候選者,每個都嘛差不多,上面舉例的那些,根本不會讓你脫穎而出,也多半不是面試官關心的重點。

好好思考是否想進入UN

說了這麼多,最重要的還是你是否真的有意願朝聯合國公務員的職涯之路邁進,以及對自己未來5年,10年的期許又是什麼。不錯,聯合國是個全球最高級別的國際組織,又以那些「崇高目標」為組織使命,諸如人權、環保、和平、發展等等,能夠在之中貢獻一份心力,確實是一件很過癮的事。不過,很多時候反倒是「旁觀者迷,當局者清」,UN畢竟是一個龐大複雜的組織,該有的官僚與繁文縟節一樣也少不掉,再則,有太多時候,理想是一回事,實際卻又是另一番光景。礙於現實的種種阻礙,你不見得能夠「伸張正義」或「維護和平」,更多的時候,國際政治的詭譎多變,強權間的權力消長與再平衡,才是需花費大量精力處理的議題。
最後,國際組織畢竟屬於「非營利」機構,他的工作性質以及在這個領域內累積的工作經驗,不見得能被私部門所青睞。舉一個我身邊同事的例子,波蘭籍的Lukasz分享過他自己在剛入職UN時,也把個人的履歷試著投遞給一些相關專業的企業,擁有傲人學歷與經歷的他,平均3-5天便可收到面試通知,然而,在UN任職5年後,理論上累積了更多的工作經驗,但同樣投遞履歷給私人公司,卻平均超過1個月才有零星回覆。言下之意,UN的經驗可能聽起來很酷,也或許可以唬住一些中小企業,但真正同一水平的國際級大公司,倒不一定會覺得從UN轉職過來的人,能夠幫助企業增加多少收益。
因此,觀察身邊的同事,除非本來就有多年在私部門服務的經驗,比較能夠任意在不同領域中轉換,否則,很多從年輕便加入UN的職員,的確優秀,但大概一輩子也就只能在「國際組織的圈子」中跳來跳去,例如從UN跳去IMF,過幾年再換去OECD,繞一圈又回UN之類。
當然,有能力者有自己的想法,也會自己找到出路,本文所分享的,也僅僅是個人觀察與心得,並不能一以概之的聲稱是整體UN的現狀,亦不能當成入職UN的唯一參考標準。聯合國的工作適不適合你,如還年輕,或許可以先試著申請internship,體驗2-6個月,你便可以知道從門外窺探,與實際在門內觀察,有著極大的不同。

作者:Jack Huang

成長於台北,求學於倫敦,居住於曼谷,目前任職聯合國,協助維和部隊工作。熱愛旅行、觀察以及紀錄所聞。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