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調查,根據政院規劃,文化部以外的各部會簡報順序依序為:科技部、教育部、衛福部、勞動部、內政部、環保署、經濟部、農委會、財政部、金管會、交通部、法務部、僑委會、外交部、國防部、陸委會、海巡署、退輔會、通傳會、原民會、客委會、工程會、人事總處、國發會、主計總處。
由於「賴揆有約」的緣起,是鄭麗君日前親自向府院高層建議採此方式與各部會首長溝通,總統蔡英文與賴清德都相當認同,便交由行政院負責規劃,所以鄭麗君才排第一順位報告。
行政院要求,各部會正副首長及主要業務單位主管、附屬機關首長應與會,但原則以10人為限。簡報時間為15分鐘,整個會議時間則預定為1至1.5小時。
文化部後,科技部、教育部預計在本月15日下午簡報,其餘各部會簡報時間尚未正式定案,但每週原則上2至4個部會簡報,而立院臨時會期間應該可能安排較多部會簡報,整個程序預計持續到農曆年後、立院開議前完成。
據了解,賴清德安排各部會首長簡報時,要求瞭解的項目包括組織編制與員額狀況、近3年法定預算和執行狀況、施政重點檢討,以及尚在研擬中的政策等4大項目。而外界也認為,此舉有如「年度考績」,為接下來可能的內閣改組做準備。
不過,由於政壇盛傳內閣改組時程會在農曆年前後,因此綠營人士研判,被排在較後段順位的部會首長,應該都是內閣改組的「安全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