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飛畢業於阿姆斯特丹電影學院,求學期間(2004年)曾以500歐元(約新台幣18,165元))預算完成長片《BEAT》,並入選鹿特丹影展,從此以荷蘭新銳導演之姿,在國際重要電影節受到矚目。
畢業後,王洪飛拍了第一部劇情片《迷樂上海》(Shanghai Trance)。談到為何離鄉背井去上海發展,他說:「 我想要以變化快速的城市為主題拍一部片,深究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對生活其中的人會造成什麼影響。是更疏離、還是迫不及待迎接它?我關注這個主題,並把上海當做研究個案。」
過去10年,他以上海、台灣和歐洲為基地,幾乎每2年就推出一部片。例如2009年在台拍攝《R U There》,由台灣演員柯奐如主演,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2012年完成第2部台灣電影《雲的模樣》(How to Describe a Cloud),仍與台灣演員與劇組合作。
談到籌資過程,王洪飛表示,他早期的作品、包括在上海和台灣拍的劇情片,資金都來自歐洲,直到《小玩意》才取得亞洲資金。《迷樂上海》和《R U There》都是荷蘭電影基金會(Dutch Film Fund)提供。至於《雲的模樣》成本很低,僅從荷蘭藝術基金會申請到15,000歐元(約新台幣54.5萬元)。原本這筆錢只是用來支持他發想劇本,但他卻拍完整部片,並以此向荷蘭電影基金會申請到50,000歐元(約新台幣182萬元)來做後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