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拍片的過程,是枝裕和打趣用「順產」來形容。「去年夏天開始籌備,冬天開鏡,拍攝一個半月,在今年一月底殺青,後製時間不到2個月,整部電影在三月底完成,四月中辦了第一次內部試片。」
儘管身兼編劇、導演、剪輯3職,是枝裕和表示,從未在電影開拍前完成完整劇本,總會在觀察演員的表演、對話、聲音等現場狀況後再修改,讓演員、角色、劇本以有機的方式互相作用。這次在《小偷家族》中,他從原本的「邊拍邊寫」,進化成「邊拍、邊寫、邊剪」的模式:「我想把拍攝現場的發現反映在剪接上,因為我確信當下發現的永遠會是最有趣的!」
每天拍攝完畢後,是枝裕和會將當天拍完的戲粗剪一遍,然後以剪好的片段為依據,修改隔天要拍的劇本。「正常來說都是先寫完劇本,然後拍攝,全部拍完才送剪,3個階段連貫卻不重疊。但我的做法是3件事同時進行,以邊拍邊剪的方式反映在劇本上,殺青日也等於劇本完成日。而能夠同步進行,就是因為我一手包辦編導與剪輯,可充分發揮這種做法的優勢。」
是枝裕和在坎城拿下金棕櫚獎後,七月又赴法國拍攝新片《關於凱薩琳的真相》。除對首次跨國拍片充滿期待外,他坦言已設定好新目標:「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拍一部以滿洲國為背景的電影。屆時將動用日、韓、中、台各地的人馬,所以必須先累積跨國合作的經驗,未來五年是我奠定基礎、實現目標的關鍵。」
金棕櫚名導 是枝裕和
1962年6月6日生
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畢業
BUN-BUKU製作公司負責人
重要作品:
- 1995年 《幻之光》(獲威尼斯影展金奧薩拉獎)
- 2001年 《這麼…遠,那麼近》(入圍坎城影展競賽)
- 2004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入圍坎城影展競賽
- 2008年 《橫山家之味》(獲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 2009年 《空氣人形》(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
- 2011年 《奇蹟》(獲聖賽巴斯提安影展最佳劇本獎)
- 2013年 《我的意外爸爸》(獲坎城影展評審團獎)
- 2015年 《海街日記》(入圍坎城影展競賽)
- 2016年 《比海還深》(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
- 2018年 《小偷家族》(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