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網路為人類服務的人們,應該關注的是人們在它上頭打造了些什麼東西。
在《浮華世界》記者筆下,博內茲李一派學者風範。略顯凌亂的短髮、五官稜角分明,說話明快有時會省略音節字句,急切於傳達自己想法。語氣興奮中不時也顯露陰鬱。
博內茲李的父母都是電腦領域最早的一批研究者。他自己在牛津的學生時代就曾利用一台電視機和和一把焊槍自製了一部電腦。而他的學術生涯,以他發明全球資訊網為區分,正好可分為前後兩階段。
在前一個階段,他完成了牛津大學的學業,進入瑞士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然後他構想出了如今我們所使用的網路。他設計了一套程式讓核子科學家們可以在這個新興的系統上分享彼此的資料。
博內茲李一開始把這套系統稱之為「凡事入內問」(Enquire Within Upon Everything,這個名字源自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頗為知名的居家使用手冊)。在其後約十年的時間裡他改良了這套科技,重新將它命名,並且公佈了開源碼。
看看維基百科的資料,博內茲李名列《時代雜誌》二十世紀組具影響力人物、因他在資訊科技的成就而獲頒「圖靈獎」、在奧運會上接受公開表揚、被英國女王冊封爵士。福特基金會主席沃克形容他是「開啟我們新數位時代的金恩博士」。
不過博內茲李從一開始就意識到,網路的無窮威力將給政府、企業和社會帶來的劇烈改變。他也預見這個發明一旦落入不適當的人手中,將成為世界的災難。矽谷的科技人忙著打造一個接一個的社群網絡、共乘平台,很少會去設想他們可能帶來什麼後遺症,但是博內茲李過去近三十年來卻是念茲在茲。他大半生都在努力保護自己的這項發明,儘管他從未曾因為這個發明而直接獲利。
過去幾年來,網路帶來的病徵正逐漸顯現,俄羅斯駭客介入了2016年美國大選,臉書外洩超過了8000萬用戶個資,而谷歌和亞馬遜則忙著為可從人的聲音聆聽出情緒或想法的裝置申請專利。
目睹這一切失控發展,博內茲李自言感到「心力交瘁」。他認為自己所發明的網路如今受到嚴重的扭曲。他決定用自己的知名度、以及身為程序員的能力發動反擊。
今年初,他出席了美國華盛頓的全球資訊網基金會(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年度會議,這個基金會致力於保障數位環境中的人權。他認為這是一項迫切的任務,因為據他的估計,到今年下半年全球網路人口將達到四十億。隨著越來越多人在網路上分享他們的履歷、政治傾向、DNA資訊,網路將變得更加強大、更有價值、同時也更加危險。
當全球資訊網在1991年8月第一次出現在學術界的聊天室出現時,據網際網路(Internet)的共同發明人舍夫(Vinton Cerf)的說法,「並沒有引發太多注意」。除了全球資訊網之外,當時還有一些其他的資訊系統。這個如今已被統稱為Web的資訊系統,它具有強大主宰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博內茲李無償提供給大家使用。
任何人都可以透過電腦獲取和它的連結,並在上頭建構自己的程式,不需支付專利、版權或租金。也因此,成千上萬的新創者可以利用它來設計他們自己的產品。從瀏覽器到部落格到電子商務網站,網路的生態系很快呈現爆炸性的成長。
一開始,它確實是開放、自由、不受任何公司或團體所控制。不過,這種免費與開放的精神,卻也成了它的弱點。如今我們幾乎是自願地讓臉書、谷歌、亞馬遜成了網路上獨占的寡頭。他們控制著我們要去哪裡買東西、要看到什麼新聞、要對什麼人按讚。另外,一些強大的政府機構則透過過去難以想像的方式來監控、操控和窺伺我們的生活。
在2016年美國大選之後,博內茲李認為有必要做出改變,他有系統地駭入自己的發明物,檢視臉書的演算法如何控制新聞與使用者取得訊息的方式。
在他眼中,如今的網路是一個階級分明、極度不公平的世界。舉例來說,擁有最強大運算能力電腦的SpaceX和特斯拉電動車執行長穆斯克,他可能位在階級的最頂端;相對而言,像是在衣索比亞的人們雖然「有一定程度的連接性,但同時也完全受監控」。網路原本是民主的工具,如今卻讓全球不公平的情況益加惡化。
博內茲李打算重新讓網路去中心化。他和一小團隊的開發者把大部分精力投注在Solid這個專供給個人、而非給企業掌控資料的新平台。他希望這個構想可以讓使用者來決定資料如何被使用,徹底改變現有網路的權力結構,不再由臉書或谷歌支配操控。
如今科技龍頭和政府情報單位,正面臨公眾越來越多的憤怒質疑。也讓網路改革的呼聲得到了更多的響應。
在印度,一群網路活躍人士成功阻止臉書安裝一項新服務,這項服務可能會讓臉書實際上掌控上億印度使用者在網路讀取資料。在德國,一名年輕的程序員打造了Mastodon,它號稱是去中心化版的推特。在法國,另一組人則打造了Peertube,成為去中心化的YouTube。「我討厭企業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控制。我痛恨. . . 被監看的社會。」協助打造連結去中心化網站平台ActivityPub的蘇格蘭工程師艾咪蓋伊如此說道。
在這場「去中心化」的數位革命,照理也不應有領導者。不過博內茲李絕對是重要的精神領袖。
參考資料:Vanity F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