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選舉政治搞久了,不管哪個黨執政,施政都得面面顧到。偏偏,這世界事事皆有其代價,政府沒法子既給熊掌又給魚。於是,就形成了魚與熊掌的戰爭,弄得每樣政策都受拉扯糾纏。
就說工資與物價,工資提高,企業成本提高,為維持利潤,只好漲價。偏偏,整個社會不要漲價,為了選票,政府只好多方壓制物價。售價上不去,企業為維持利潤,就偷工減料。基本上,這幾年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與「只准漲工資,不准漲售價」,大有關係。
再說提高青年購屋貸款成數,照內政部構想,也就是個「治標不治本」,於房價居高不下大環境裡,讓青年人先買得起房屋再說。不過,年輕族群並不領情,說這一招其實是替建商消化存貨,讓購屋者房貸壓力更重。的確,房價才是癥結,壓低房價,才是治本。問題是,房價高有其根深蒂固緣由,世界各國全有這問題,神仙都沒法子治這根本問題。治標,年輕人不領情;治本,哪個政府都沒這本事。年輕人不要魚,政府又供不起熊掌,於是,又回到原點,僵在那兒。
至於高等教育問題,實情是,大學品質好壞,與經費有關,而經費又須靠學雜費挹注。不過,台灣社會對待「大學品質好壞」與「學雜費高低」,卻是分開看待。簡單來說,就是大學要維持高品質,但學雜費不能往上漲。這當中,自然產生財務數據缺口,對此,社會普羅大眾論調為:那是政府的事。
此類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案例,所在多有。就說電力,反核已成台灣社會主流意識,但反核之外,也不要燃煤發電廠,免得污染空氣。在此同時,電量不能缺,電價不能漲。電力之外,體育也是如此,既要正名,以「台灣」取代「中華台北」,又要參加國際奧委會旗下各項競賽。
這就是台灣社會氛圍,幾乎每項政策,都有數個相衝突變數,彼此纏鬥不休,既要魚,又要熊掌。無論哪個黨執政都是這氛圍,於是,無論推出何種政策,都免不了被罵得臭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