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建築學比起來,都市計畫是個相對新穎的概念,羅馬帝國衰微後的歐洲城市幾乎都是有機成長,缺乏任何組織性的思考和規劃,直到15世紀才有相關的理論與文獻逐步成形。法國拿破崙三世主導下的巴黎市區全面翻新,結合寬敞大道與蔥鬱公園,堪稱是工業革命時期現代都市規劃的極致與範本。
到了20世紀初,全球各大都市爆炸性地擴張,二次大戰後各地邁向重建腳步,負責都市規劃的主事者幾乎清一色出身自建築專業,奉行「理性」原則,規劃的重點擺在「建築」與「道路」:市中心就是商業區與高樓大廈,想辦法容納最大人潮;而住宅區則移往市郊,提供市民較寬敞的生活空間,兩者之間則由大小公路串起連結,人群依賴汽車出入。「都市」與「郊區」的二元發展,是此時期標誌特色。
但隨著油價飆高,環保意識抬頭,以汽車為主的郊區化現象和衍生的階級意識逐漸受到質疑,都市規劃學者也不禁自問:摩天大樓、高速公路,和漫長的通勤時間,這些現代大都市的普遍樣貌,難道就是唯一的城市樣貌?
時報廣場大變身
2009年,紐約時報廣場在市長彭博一聲令下,封閉了從百老匯42街到47街的汽車車道。原本車水馬龍,充斥著喇叭聲與引擎聲的空間,一夕變身,成了民眾和遊客悠然散步,在露天座位上享受下午茶的城市咖啡館。這個脫胎換骨般的轉變,幕後最大功臣,是如今全球各大城市搶著延聘改造都市的丹麥建築師──楊蓋爾(Jan Gehl)。在他的建議下,如今紐約時報廣場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樣貌,不僅更貼近人的需求,少了烏煙瘴氣,多了觀光收入,更流露出一絲在地生活的淡定氣氛。
現年81歲的楊蓋爾,是丹麥知名建築師,也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都市規劃師之一。他的城市改造資歷,除了催生時報廣場步行區,還包括改造巴西聖保羅市中心;重新設計墨西哥市單車道與單車路線;在約旦首都安曼替巴勒斯坦難民開闢公共空間;在英國濱海城市布萊頓打造全英第一條「共享街道」;以及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找回長期受漠視的行人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