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rid不是建築師,但正因為她非建築專業出身,促使她對她的丈夫提出了一個建築人很少會思考的問題:「你們幹建築的,為什麼對人一點興趣都沒有?為什麼一個建築系教授,要在清晨4點跑到街上去拍照,做研究,只因為那時『四下無人』?」
就是這個問題,啟發了楊蓋爾「以人為本」的規劃哲學。接下幾年中,他與妻子展開一場工程師與行為科學家之間的對話,經過冗長討論,他們合作開發出一套「公共空間/公共生活」調查量表(簡稱PSPL),汲取行為科學的研究方法,記錄一個空間中的過往人次,觀察人群如何使用這個空間,並把蒐集到的資料量化,藉由客觀的數據與表格擬定出改善空間、讓城市更「宜居」的方法與對策。
如今,這套量表被不斷引用在全球各大城市的都發局白板上,由蓋爾創辦的蓋爾建築事務所人員對著各國官員進行解說和報告。而蓋爾的2本著作:《人的城市》與《建築之間》,也已成為都市規劃領域人手一冊的必讀聖經。
適合步行的城市
從巴西到莫斯科、從英國小鎮到澳洲雪梨,楊蓋爾與他的學生把「人本」概念帶到世界各地,每當事務接下城市改造的案子,他們並不急著針對城市的弊病提出解決方案,而是展開長時間的實地調查,觀察人群的動向和活動模式,包括哪裡路口常有人闖紅燈、哪些招牌會影響市容、垃圾筒的數量多寡、人行道的平整度、路燈亮不亮、建築之間的風向流動、甚至陽光反射刺眼的程度等,最後再彙整這些資料,提出相對應的改造試行方案。
從「人」的感覺出發,蓋爾事務所的改造建議,幾乎都與人的感受相關,「包括人的移動方式、人的感官喜好,例如多數人都喜歡縮在一個對外視野良好的小角落裡,」事務所建築師之一Helle Soholt解釋。
要將一座原本以「功能性」和「車輛移動」為設計考量的城市,改造成以人為中心的生活空間,蓋爾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先找回「步行的空間」,想辦法將城市的樣貌從「時速100公里」的快速緊張和囫圇吞棗,降到「時速5公里」的舒適悠閒,與細膩體驗。
「我們常講的一個字是丹麥文的『hygge』,意思是『溫暖舒適得讓人想窩在裡面』,」事務所主任Riccardo Marini分析:「實事求是的人會說:拜託,這跟城市改造有啥關係?但我們認為,這與人喜不喜歡待在一個地方,有非常大的關係。」
資料來源: The Guardian, Fast Company, Financial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