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該只是欣賞花的美麗。」辜嚴倬雲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這麼說,這次台中花博,我們將讓民眾「換一個角度」看待花開的意義。另一個身分是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的他認為,從生物的演化來看,植物在地球上演化至一億多年前才開出第一朵花(地球演化約46億年),而且沒有花瓣,因此,此次保種中心在智農館會有一個完全不開花的展區,讓民眾了解台中花博不只是讓世人看看漂亮的花,而是理解每一物種的存在,對地球的生態有其意義,不能輕視、不能任其消逝。
替未來請命 打造植物方舟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詩句當中隱藏著對生命、時間的熱忱,希望人們珍愛小事物,他認為再微小的事物也能看見世界。李家維的心境也是如此,故而展開了十數年亞熱帶植物保種行動,這些年努力下來,辜嚴倬雲保種中心保存亞熱帶植物蘭科、鳳梨科、秋海棠科及蕨類有3萬3千種,是世界第一大保種中心,又被譽為植物界諾亞方舟。
此次台中花博,李家維在智農館「種原奏鳴曲」佈展中挑了1千種以上台灣瀕臨滅絕的原生植物,搭配昆蟲、藍綠藻、動物間的共生關係在展場,讓前來參觀的全球民眾都能理解每一物種存在對於地球生態系的重要性,亟具國際視野,李家維也期待透過花博,能讓世界看見台灣在保種工作上的努力,是世界第一,希望能透過國際展覽平台,讓更多人、組織、國家瞭解保種工作的重要性,並參與進來。這也是此次智農館「基因生萬物,寶島即方舟」展出的核心價值保種工作猶如愚公移山,李家維卻表現的責無旁貸,談起即將崩潰的生態體系,李家維急切且沉重的說,因為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現在是一場世界性的危機,氣候變遷為人類帶來的災難就在眼前。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已達到41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比工業革命前的280ppm高出太多,從演化的角度看來,地球的氣溫應該已經達到沸騰,但竟然沒有,「這其實是一種警示」,李家維說,目前有海洋做為氣溫飆升的緩衝,但快到臨界點,即便大家現在努力,也已經來不及。
盼各界加入 保存生態完整
從科學的角度看來,雖然氣候變遷的災難就在眼前,而且頹勢難以轉圜,但李家維認為大家不能就此放棄。從合成生物學的發展來看,人類已經可以透過基因排序來重組新生命,那麼,在災難來臨之前,人們可以做的,就是保留現今地球上所有物種的基因,以待來日。李家維說,至少,集眾人之力可以為未來努力,讓人類在災難過後,還能透過物種基因重建地球生態秩序,這也是為什麼,2007年開始,李家維和已故的前台泥董座辜成允攜手成立辜嚴倬雲保種中心,投入保種工作。
以植物為核心,李家維說,考量到每年都會有新出現的疾病,現存的藥物有50%來自於植物,且皆屬稀有植物,許多植物還沒有被徹底研究,為因應新興疾病產生,必須保存大量的植物。另外,人們的主食也多是植物,例如稻米,現有的稻米品種是因應目前的栽種氣候及環境而生,未來會如何變化並不知道,所以要將所有的稻米品種都加以保存,未來若有變化,生物界才不會無所依。
擴大參與面 智農館寓意深
這些工作當然是十分困難,因此,李家維並沒有期待靠一己之力拯救全世界,他說,能竭力做到能力所及,如辜嚴倬雲保種中心致力亞熱帶植物保種,此前和所羅門群島森林部合作的「大型植物資源調查與保存計劃」也相當成功,現與寮國、越南合作。李家維期望,若每個國家都能有區域性的保種努力,那麼整個地球的物種將因每一參與的國家、組織、個人的努力,將快要崩潰的生態系物種拼湊近完整。
這也是為什麼保種中心此次參與台中花博的原因,李家維說,「前些年我們一直很低調的做,因為也沒有把握能做到什麼程度,現在小有成果、經驗,希望能有更多人參與進來。」適逢台中市長林佳龍邀請參與花博,李家維也順勢為「大肚山威靈仙」這瀕危植物請命,希望市府加以重視、保存,獲得林佳龍市長允諾。
讓李家維感到欣慰的是智農館的設計,過往國際花卉博覽會都像嘉年華一般,展出來自世界各國所栽植出來「最美的花」,為避免民眾只看到一個面向,李家維對市長林佳龍說:「如果只是要看漂亮的花,到哪裡看都一樣。」這句話,讓台中花博特別有了智農館的佈展,甚至有「苔蘚展區」,希望觀展民眾知道,「不應該只欣賞花的美麗」,而是每一物種的存在於生態系的重要性,還有現在生態危機,人們應該瞭解,並參與進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