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厚生勞動省估計,2018年全年日本僅有92.1萬個新生兒誕生,比前一年少了2.5萬個。目前日本有1.27億人口,但根據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估計,到2049年,日本人口將跌落一億大關。這種趨勢若持續下去,到2036年,每三個人當中就有一人是老人。
就連中國也開始邁入老齡化社會。為了激勵年輕人生育,甚至有南京大學的學者建議成立一個生育基金,向雙薪無子的頂客族家庭徵收「社會撫養稅」,引起很大的反彈。中國國內也開始討論,直到三年前才結束的一胎化政策,是否持續過久了?
近期數據顯示,全球婦女一生平均孕育2.4個孩子,這個衡量標準稱為總生育率(TFR)。有些國家的TFR高得多,例如尼日婦女平均生超過7個孩子,但幾乎全球半數國家,包括台灣、日本、英國和俄羅斯,都不到兩個。
多數國家對於生育率下滑都感到驚慌,有些甚至警告嬰兒出生低潮(baby bust)會讓國家面臨人口減少的災難。
但目前任職於牛津大學的莎拉哈波卻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她說非但無須拉警報,人們反而應該擁抱總生育率下滑;就算人口沒有成長,各國也無須擔心。 她指出,人工智慧、移民和更健康的老齡生活,都意味著各國不須藉由膨脹人口來保持國力,「我們以為需要大量的人來捍衛國家,並讓經濟成長,這種想法真的太老派了。」
整體而言,西歐的總生育率僅1.6,是全球最低,各國擔憂生育率下降也會使國力降低,但莎拉哈波認為,這種恐懼毫無根據。「歐洲的知識經濟體系內,少數受過高等教育的民眾,將會遠遠勝過增加的人口,因為自動化會取代很多人工。」
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意味著工業生產線的工作將大為減少,各國政府該努力的方向是教育年輕人,而非提振生育。
不過,包括台灣在內,對於生育率低於2.1這個魔術數字仍然感到不安,因為總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才能達到人口替代水準,也就是總人口數在世代傳遞之間保持固定。
日本近來把徵兵年限放寬到30歲,也反映出擔心人口減少將讓國家脆弱無援,難以自衛。對此,莎拉哈波的回應是,「軍隊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員,現代戰爭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