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4 07:58 臺北時間

【哲學S01E06】你怎麼連話都說不清楚 語言哲學的奧秘

mm-logo
生活
別人真的都聽懂你說的話了嗎?語言其實隱藏著很多意涵跟行動,這集要談的就是語言哲學家眼中,提出思考「說話的藝術」的各種方法。
別人真的都聽懂你說的話了嗎?語言其實隱藏著很多意涵跟行動,這集要談的就是語言哲學家眼中,提出思考「說話的藝術」的各種方法。
語言行動理論讓我們了解到,原來人類的溝通活動暗藏這麼多玄機。多數時候我們的話語,都體現了不同的言外行動,蘊含不同的語言力道。細緻體察這些生活中的語言行動,不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或許也更能增加我們對於他人話語的敏感度。
上週我們討論了上帝是否存在的問題,介紹支持與反對上帝存在的各方論證。而今天的節目裡,我們要把焦點轉向語言,談談語言的魔力與奧秘。

光說不練也能做事 行動必定帶有意圖

其實光是說話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你相信嗎?我們常說做事要身體力行,不能光說不練,這句話不盡然正確,今天節目就要帶你來看看,如何靠說話做事。
如果用比較文言一點的說法來描述做事,大概可以用「行動」這個詞,行動的英文是act或action。在舊有的翻譯中,act常被翻譯成「行為」,但如此一來便無法與另一個單字──behavior──做出區分。方便起見,讓我們一律把act或action翻譯成「行動」,把behavior翻譯成「行為」。
哲學家普遍認為,行動必定是有意圖性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我因為寒冷而不自覺打了個冷顫,大概不會有人說「打冷顫」是我的一個行動,這聽起來有點奇怪。但如果我因為覺得冷,而伸手拿了外套穿上,「拿外套穿」的確就可以算是行動。這兩件事差別在哪裡呢?
在打冷顫的例子中,打冷顫這件事並不源於我心中的任何念頭,它是身體自發性的反應。但在拿外套的例子,我的心中先有某個想法,接著我再將這個想法實現,因此這整個事件是有意圖性的。精確地說,行動這個詞,是用來刻畫一個人有意圖性地做了某件事;按照這樣的看法,自發性的動作就不能稱作行動。

四種說「整理房間」的方式

一般我們對「行動」的印象可能是像「拿外套穿」這種明顯的外在舉動。但其實語言的使用,也可以是行動的一種。當我們在使用語言的時候,我們一樣是有意圖性地做了某些事。考慮一下「整理房間」這個句子。這個句子字面上的意思應該不用多說,就是整理房間,只要具備基本中文能力的人應該都能理解。在正常情況下,當一個人使用「整理房間」這個句子的時候,他通常不會只是憑空吐出這個字句,而是意圖要透過這個句子,來與他人進行溝通。舉個例子:
甲:(準備整理房間時一邊跟乙閒聊)我今天下午做什麼?
乙:整理房間。
在這個對話中,乙說了「整理房間」這個句子。但乙不只是說了這個句子,事實上,他透過這個句子來斷言甲下午要做的事。換句話說,乙除了說出某個句子之外,也意圖透過說出這個句子,來斷言某件事。讓我們再想像另外一個情境:
甲:我這週末除了寫作業之外,還有什麼事該做啊?傷腦筋,想不起來。
乙:整理房間。
在這個對話中,乙透過說出「整理房間」這個句子來提醒甲該做的事。這裡的狀況跟第一個對話不同,乙並非在斷言,而是在提醒甲要整理房間。此處因為語境的變化,而導致乙在使用同樣的句子時,做了不同的事,亦即提醒。但共同點在於,乙意圖透過話語來向甲傳達某些事。再看一個例子:
乙:(經過甲的房間時,用上揚的語氣問)整理房間?
甲:對,房間太亂了。
此處乙用「整理房間」這個句子來問問題,而不是用來斷言或提醒。「提問」是乙透過該語句所做的事。再看看第四個例子:
員工:(戰戰兢兢、恭恭敬敬地來到老闆辦公室)請問今天的工作是什麼?
老闆:(手指著對面房間並揮手要甲過去):整理房間。
不同於先前的斷言、提醒或提問,在這個例子中,老闆用「整理房間」這個句子來命令員工。
在這四個例子中,說話者並非不由自主地吐出「整理房間」這個句子,而是帶有清楚的意識與目的說出該句話;換句話說,是有意圖性地說出該句話。說話者意圖向他人傳達某些訊息,因此整個發言的動作,是一種溝通的行動。

語言就是一種行動

先前提過,在這4個例子中的溝通行動其種類各有不同,包括斷言、提醒、提問與命令。這樣的行動,因為是透過語言來執行,稱為語言行動。這些行動可視為說話者透過語言的使用所做的事。在這4個例子中,雖然說話者說出的句子都是「整理房間」,但說話者卻透過同樣的句子,做了不同的事。如果缺乏語境,單憑字面上的意思,我們是無法判斷「整理房間」這句話,究竟是在斷言、提醒、提問還是命令。
英國語言哲學家奧斯汀是語言行動理論的奠基者,他把前述這些說話者透過語言使用所做的事,特稱為「言外行動」。顧名思義,就是這些行動超出了言詞字面之意所能涵蓋。除了上述四個例子,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語言使用裡,到處充斥著言外行動。讓我們再多看幾個例子。
當一名學生因為期末考成績差兩分及格,而對老師說出「拜託再多給我兩分吧」。這名學生是在懇求老師,也就是說「懇求」,是他透過該語句所行使的言外行動。當老師對一名報告表現很好的學生說:「你很優秀」,老師是在讚美該學生,也就是老師透過該語句,行使了「讚美」的言外行動。如果老師對一名常常曠課的學生說:「你只剩最後一次機會!」老師是在警告該名學生,也就是老師透過該語句行使了「警告」的言外行動。常見的言外行動還包括告誡、侮辱、臆測、回應、抗議、暗示、抱怨、詢問……等等。聽眾朋友們一定還可以想到更多。

決定言外行動的關鍵,究竟是什麼?

說到這裡,有一個問題一直沒有解釋:一個人行使了什麼樣的言外行動,究竟是被什麼因素所決定?回到「整理房間」的例子,我們之所以可以區分出斷言、提醒、提問以及命令等四種不同的言外行動,關鍵究竟在何處?一個很直覺的答案是語境。因為語境不同,所以說話者可以用同樣的語句來做不同的事。但語境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我們要追問的是,在語境當中,具體是什麼事物決定了說話者的言外行動?
在老闆命令員工的例子,為什麼當老闆說出「整理房間」這句話時,會是在下達命令呢?我們可觀察一下在這個語境當中,有哪些要素促成這個結論。首先,對話者的身分當然很重要,也就是老闆與員工的關係必須被考慮,但僅僅只是這樣似乎還不夠,因為老闆與員工也有可能關係很好,是在閒聊,因此老闆也有可能只是在提醒員工該做的事,這時就需要從語境中的其他因素來判斷。考慮到員工戰戰兢兢的態度,還有老闆頤指氣使的態度及手勢,我們才能得出老闆說「整理房間」這句話時,他是在命令員工,而非提醒、斷言或提問。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個人行使了什麼樣的言外行動,似乎是被語境中的一些相關要素所決定。這些要素往往跟社會慣例有關。例如,按照一般的社會慣例,當員工戒慎恐懼地詢問老闆今天該做的事情時,他不會是在跟老闆閒聊;當一個人用手指著房間給對話者看時,他就是在示意該房間是他們談論的對象。當這些相關因素加在一起,按照社會慣例,我們就能得出老闆是在命令員工的結論。

不只是說話,各式各樣的語言形式都可能是行動

最後,語言行動理論的適用範圍,不只是口語文字,也包括書面文字,畢竟語言的使用也包括後者。因此當某人在臉書傳訊給女朋友說:「我下禮拜一定陪你逛夜市」,他是在做承諾,也就是說他透過這個句子,行使了「承諾」這個言外行動。
事實上,語言行動理論還可擴展到任何形式的溝通活動,不一定要侷限在文字。例如,如果地下錢莊派人去砸你的車,砸車這個舉動其實是在警告你,地下錢莊透過砸車來行使「警告」這個言外行動,這個過程並沒有涉及語言的使用。
語言行動理論讓我們了解到,原來人類的溝通活動暗藏這麼多玄機。多數時候我們的話語,都體現了不同的言外行動,蘊含不同的語言力道。細緻體察這些生活中的語言行動,不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或許也更能增加我們對他人話語的敏感度。
今天我們在節目裡,討論了從別人的話語,如何判斷他可能的意圖或行動。在下一集的節目中,則是要談人心。我們常說「人心難測」,但人心真的難測嗎?我們要怎麼知道別人心裡到底在想什麼?有些哲學家認為,人心不但不難測,而且還顯而易見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聽「鏡文化 為你朗讀」聲音頻道

  • 用iPhone訂閱:goo.gl/WQVkRS
  • 若為Android系統使用者,可下載Google Podcasts或其他聆聽Podcast的軟體,並搜尋「鏡文化 為你朗讀 / Mirror Culture」

還不知道什麼是Podcast?

Podcast(播客)是一個可以用手機訂閱的聲音頻道。訂閱「鏡文化為你朗讀」後,只要有新節目,手機就會自動幫你下載。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各個你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網頁版的用戶,也可以鏡週刊文化版官網,看到我們最新的節目。

💗 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跟愛的鼓勵:goo.gl/yzh6Vk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