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的工程師和主管很清楚「聳動」與「點閱率」之間的連結。YouTube上下針對這個問題曾進行過無數次激辯與爭論,討論焦點全集中在這些遊走灰色地帶的影片──那些沒有明確逾越使用規範,但內容令人不快,或是鼓吹激進論調的影片。有工程師給這類內容取了一個綽號,叫「壞點擊」(bad virality)。
2016年以前在Google負責隱私權領域的Yonatan Zunger向Bloomberg的記者透露,他曾對YouTube的高層提交一個方案,建議YouTube把這些「壞點擊」通通納入一個「看管」群組裡,群組內影片雖不下架,但推薦演算法將會自動忽略這個群組,避免把這些問題影片排入「自動播放」清單內,也不向用戶做推薦。
但提案呈上去之後,卻被YouTube使用規範部門主管,打了回票。
「我覺得他們在那件事上犯了大錯,」現已從Goolge離職的Zunger說。
2018年2月佛州爆發校園槍擊案後,一支聲稱凶案倖存者都是「演員」的影片迅速登上YouTube的「發燒影片」推薦頁,讓YouTube內部再度浮現修改演算法,把這些爭議影片排除在推薦頁面以外的聲浪。但公司高層最後依舊沒有接受這些建言,基層工程師不清楚管理階層抗拒的理由為何,但有消息來源認為,背後的考量或許和YouTube當時正積極拉抬新聞影片的點閱率有關。
然而,隨著近年來多名資深員工不滿上級處理問題影片的消極態度而紛紛出走,「艾莎門」類似事件也一再爆發,甚至廣告主也對YouTube平台的聲譽存疑,威脅解除合約之後,YouTube似乎終於感受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從今年初開始加快腳步回應外界批評,推出一連串自律措施。
首先在1月,YouTube正式實施了前員工Zunger建議過卻遭駁回的「看管群組」方案;接著,多部有關疫苗接種的假新聞都被納入了「看管」影片之列;而最近這次關閉兒童影片留言功能的做法也引來部分輿論的讚賞,認為雖有錯殺可能,但不失果斷,足以快刀斬亂麻。
對此,美國「資料與社會」研究中心的研究員Nicolas Suzor認為,YouTube的經營者必須要醒悟:正因為他們的平台影響力太大,因此社會責任已經無可迴避地落在他們肩上。
「YouTube必須將影片的推廣與篩選機制交付給社會大眾討論,」Suzor說:「未來這些決策不可能是由公司內部自行訂定,而是必須公開、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