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0 06:50 臺北時間

【自拍的誘惑(上)】再危險也要拍! 自拍風潮方興未艾與人類DNA有關

mm-logo
文化
滑翔機駕駛Jakub Vlk在機艙內手持自拍棒自拍。(東方IC)
滑翔機駕駛Jakub Vlk在機艙內手持自拍棒自拍。(東方IC)
加拿大特技運動員兼饒舌歌手James McMurray去年在拍攝MV時,因為挑戰在小飛機機翼上行走的特技,不慎摔落地面,當場死亡。
去年7月,YouTube上一個以追求刺激為號召的旅遊頻道High on Life的3位網紅,在加拿大斯闊米希山區一處瀑布旁,因為一人不慎掉進湍急溪流,其他2人試圖營救,結果3人都被捲進瀑布,摔落超過30公尺高的峭壁,全部喪命。
類似案例不只在國外,在台灣也曾經上演。網路上人稱「G哥」,以頂峰比基尼自拍走紅網路的山友吳季芸,今年1月在挑戰玉山群峰過程中,滑達20-30公尺的深谷,雖然意識清醒,還能用衛星電話對外求救,但卻在等待救援過程中,因為天候不佳,直升機難以靠近,最後殞命山巔。
特技運動員、網紅、極限登山客。這些頭銜看似「不普通」,與一般人距離遙遠,但實際上,在手機、自拍棒和運動攝影機無所不在的今日,只要有意願,人人都能上傳影片,在社群網路上擁有自己的粉絲群;從這個角度看,這些人的行為都可歸類於「自拍」,而他們的頭銜與職業,則是這一股自拍風潮下的產物。
問題是,這些「為人之所不敢為」的自拍行為,也經常因為玩命,而真的玩出人命。
自拍致死的新聞近年來不斷困擾著主管機關,引發輿論論戰。例如去年9月,就有1名18歲以色列籍遊客,在內華達瀑布自拍時意外摔死;今年3月,1名澳門男子在大峽谷知名景點玻璃天橋附近,被人發現墜落300多公尺的懸崖,陳屍谷底。
同樣在3月,美國亞利桑那動物園的美洲豹獸欄被1名女子跨欄闖入,想和動物同框拍照,結果慘遭抓傷;另外,內華達州的南太浩湖近年來每逢鮭魚產卵季,就會傳出有遊客拿手機奔向前來大快朵頤的野熊,想跟黑熊來個親密自拍,逼得湖區管理中心不得不發出嚴厲警告,甚至揚言封閉整個湖區,不再開放遊客進入。
過去,這些事件發生當下,外界焦點都是擺在「怎麼會有人做出這麼蠢的事?」,亦或「主管機關應加強宣導」,但隨著意外層出不窮,初期的震驚逐漸淡去,輿論和學界也開始探索「亡命自拍」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
根據慕尼黑大學的消費心理學教授Sarah Diefenbach在2017年所做的一份研究報告:關於自拍,必須要瞭解的是它僅僅是個現象,真正的動機是人類打造和建立自我形象,並對外界標舉這個形象的原始欲望。這個欲望一直都存在於人類的基因;過去如此,今後亦然。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