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陳偉殷6局上場接替先發5局丟4分的Trevor Richards,中繼2局被打出1支安打無失分,三振和四壞各1;用球數32球當中有23球是好球,好球率超過7成。至於6局下半2出局後的這次3球三振,或許就是今天簡單投球的最佳註腳:
(翻攝自BlueBall/Youtube)
面對小熊投手Mike Montgomery的打擊,陳偉殷當然不會客氣,連續2顆90mph上下的速球,乾淨俐落地投在好球帶邊緣;接著在2好球沒有壞球、球數絕對領先之下,抓住對手避免三振、出棒更積極的心態,一顆正中進壘、但帶有往左打者外側偏移尾勁的卡特球,讓打者揮了個大空棒。這個打席的進壘點示意圖如下:
從這個打席,我們可以延伸出兩個有趣的觀點。一,上述打席最後這一球,是官網Gameday在今天陳偉殷投球過程中標示的唯一一顆卡特球,Statcast的數據也是如此(如下表FC所示):
陳偉殷在賽後受訪表示他已捨棄滑球改投卡特,今天投了10顆卡特球。但正如官網記者Joe Frisaro所言,陳偉殷的卡特球在Statcast仍會被誤判為滑球,從投球影片中確實也不容易區分卡特球與原本滑球的差異。
卡特球是陳偉殷與新任投手教練Mel Stottlemyre Jr.共同討論的結果,為了避免投滑球時太刻意去旋轉造成失投,於是改練卡特球取而代之,原則上是用四縫線速球的投法,只是握球方式不同,也不視為變化球而去刻意造成旋轉。這種新嘗試能不能成為谷底翻身的新武器,值得持續觀察。
第二個觀察重點則在「好球帶邊緣率」(Edge%)。去年張尤金在「陳偉殷『客場魔咒』關鍵原因找到了!」這篇文章提及,「好球帶邊緣率」(Edge%)是他主客場投球差異的關鍵數據之一。顧名思義,「好球帶邊緣率」係指「投手將球投到好球帶邊緣區域占整體投球的比重」,事實上不含今天在內,陳偉殷本季的「好球帶邊緣率」46.3%是生涯最高,而在走出4月中旬以前的低潮之後,最近3場無失分的比賽,陳偉殷的單場「好球帶邊緣率」甚至都能維持在55%以上。
當然,隨著近年來陳偉殷的速球球速與球路壓制力下滑,他必須更依賴用邊邊角角的投球進壘點來對付打者,這或許是造成他「好球帶邊緣率」維持高檔的原因之一。但若能維持好球帶邊緣的投球優勢,或許也可以作為衡量他投球績效的重要指標。上面影片中陳偉殷用兩顆邊邊角角的速球搶到球數領先,即為一例。
在連續4場中繼無失分之後,陳偉殷本季防禦率下降到9.69,誠然還有進步的空間,但面對最近10戰9勝、高居分區首位的小熊中繼2局無失分,還能在卡特球的進步過程中找到更多自信,毫無疑問,這就是打臉酸民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