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各地紀念六四罹難者的同時,不容懷疑的現實是中國在全球影響力的崛起。
「本世紀出生的年輕人,他們知道的就是中國的經濟起飛。他們記得的是2008年北京奧運和經濟繁榮。」在加州柏克萊任教的蕭強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如此說。他出生在文革後的困頓年代,據他的說法,當時年輕人把美國當成期待要達成的理想,相對之下「現在的年輕人不必然把美國或歐洲當成出路。他們覺得中國也有自己的辦法,甚至有自己的優勢。」
對照另一位九零後出生的中國人,從事高科技業的受訪者宋(不願透露全名):「你必須了解中國人。我們可能咒罵政府,但我們希望中國成功。」
金融時報的記者韓碧如認為,新世代的中國年輕人對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看法正出現變化。
在五月之前,中國官方媒體仍極力克制避免挑起反美情緒。不過,美中貿易談判的協商破裂之後,官方媒體大肆批判美國的仗勢欺人,這個說法對年輕人特別能引起共鳴。
如今對有錢可以出國的年輕中國人而言,他們在國外的所見所聞看不再神奇。在美國留學後回到中國的一名受訪者說:「人們不會再把美國理想化。他們到了那邊,發現那兒也有很多問題。這也是現在的某種自由,你有辦法可以做必較。」
不過,這種外在經濟和社會條件的變化,也讓中共當局對新世代的思想控管不敢鬆懈。習近平在今年一月的研討會中,呼籲要「強化年輕人意識形態和政治教育」,代表著中共仍把年輕人當成政權的可能威脅。
今年稍早在北京大學,所有教授都被召集參加「習近平思想」的講課。在過去學生經常集會請願的北大「三角地」如今有眾多監視攝影機。
隨著六四到來,上個星期中國的社群網站開始出現官方的提醒要注意「反革命份子」可能會在學校校園內採訪學生。學生們要拒絕這類的訪問並舉報類似事件。
北京大學周邊的路上,可見宣傳標語表揚市民應具有的美德。在清華大學旁的書店則張貼了警局的告示,提醒買書的人記得隨身物品並通報可疑事件。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中國專加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說,在六四事件之後,中國共產黨加強力道對年輕人宣揚愛國主義。即使到今天,中國的大學生在大一入學時仍須接受兩個星期的軍事訓練。
教條化的灌輸洗腦成效不一。白潔曦說,年輕人、特別是經常上網的「鄉民」,對貿易戰的立場往往比一般民眾還更強硬。
參考資料:Time, Financial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