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3 08:24 臺北時間

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揭曉 《大餓》觀眾票選跑第一

mm-logo
娛樂
電影《大餓》男主角張耀仁(左起)、導演謝沛如、女主角蔡嘉茵,一起榮獲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觀眾票選獎」。
電影《大餓》男主角張耀仁(左起)、導演謝沛如、女主角蔡嘉茵,一起榮獲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觀眾票選獎」。
報名參加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的影片,居然有610部片,這也是少數國外電影工作者可以在台灣拿獎的比賽,今年增設「台灣影評人協會推薦獎」。最後由《大餓》得到觀眾票選獎,來自德國的《蘿莉破壞王》連拿2大獎。
觀眾票選獎,是描繪減肥題材的《大餓》奪得。導演謝沛如提到,當初就是參加2017年台北電影節的國際提案工作坊,才誕生了此片,「謝謝觀眾的支持,謝謝我的演員跟劇組,這個案子是在台北電影節長大的!」
「評審團特別提及」,頒發給來自泰國的作品《邊境幻夢》。首次執導電影的普帝邦阿朗潘(Phuttiphong Aroonpheng)有著令人驚嘆的影像表現能力,巧妙運用角色失語的設定,鬆開對白對劇情的束縛,回歸到電影以影像說故事的精神。普帝邦說:「感謝大家邀請我來,這是很重要的獎。」
《我們與愛的距離》把時代背景、個體的私密記憶,與整個世代的集體情感勾連在一起,拿下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評審團特別獎」。(台北電影節提供)
「評審團特別獎」則是頒發給南韓電影《我們與愛的距離》,導演金寶拉說:「身為一個喜歡台灣電影的人,可以在台北電影節拿到獎,感覺非常榮耀。感謝這座獎、感謝我的劇組跟演員、感謝主辦單位。」
最佳影片與「台灣影評人協會推薦獎」,都是頒給來自德國的《蘿莉破壞王》。影片從女孩的視角出發,透過各種事件與情境循序漸進,層層揭露,細膩堆疊出主角樣貌,同時亦映照出母親、照護者,甚至整體社福制度、教育環境的困難。角色塑造極具說服力,攝影、剪輯、聲音與美術的處理策略鮮明,作者風格突出。演員整體表現亮眼,是從劇本、演員到技術層面成熟度極高的佳作。
德國電影《蘿莉破壞王》,透過女孩的角度,觀看母親、社福制度、教育環境的種種困難,拿下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最佳影片。(台北電影節提供)
因為導演諾拉芬沙伊特不克來台,攝影師尤諾斯羅伊印瑪代表領獎,「真的很不敢相信,我很緊張。我今天代表導演來,沒想到可以拿到2個獎!要我說什麼呢?一起慶祝吧!」
今年的國際新導演競賽,由導演沈可尚擔任評審團召集人,匯集日本導演山下敦弘,「藏語電影開創者」導演萬瑪才旦、台灣電影監製劉蔚然,多倫多影展選片人喬凡娜芙維(Giovanna FULVI),5位評審一起在4天內看完入圍作品,最後《蘿莉破壞王》評審一致通過的票數,拿到最佳影片。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