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2 08:30 臺北時間

【盧郁佳書評】為什麼台灣人愛日本貨?──《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花森安治傳》

mm-logo
生活
【盧郁佳書評】為什麼台灣人愛日本貨?──《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花森安治傳》
就像花森安治面臨的亡國感困境,如果我們沒能找出生活中值得守護的事物,也難以說服國民反對侵略。花森安治給我們每個人的挑戰是,生活中有什麼事物,值得你守護?找到它,不惜烤43088片吐司來守護。

盧郁佳書評〈為什麼台灣人愛日本貨?──《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花森安治傳》〉全文朗讀

想用一句話激怒我,就說:「日本進口的冷氣壓縮機,非常稀少。」日立冷氣的廣告年年重覆這句話,暗示台灣貨低劣,要買日本貨。Bic Camera、唐吉軻德驚安的殿堂、松本清藥妝店,吹風機、氣炸鍋、吸塵器、麵包機、電子鍋、面膜、化妝水、泡麵。擠在機場加厚行李箱當中排隊,我想問為什麼,即使當年功課好的人都去讀理工,製造業享受頂尖人才、土地、租稅、勞動法令優惠,環保放水、關稅壁壘保護幾十年。結果汽車造不好就算了,連冷氣都不行?
為什麼台灣人愛日本貨?你會怎麼回答?
第一層原因,是官方版本,媒體常常在說一個「台灣民眾素質太差」的故事:
從小報紙社論說用舶來品是「愛慕虛榮」、「崇洋媚外」。一保衛釣魚台,輿論就喊抵制日貨。
如果台灣貨太糞,那是因為台灣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貪小便宜」。2013年立光農工把便宜的工業防腐劑當「 洋菜粉」、「鹿角菜膠」賣,用到它的統一布丁、冰淇淋等都下架。當時的統一總經理羅智先就說,消費者只想買便宜貨、食安難進步。
如果台灣貨欺騙顧客,那是因為台灣人在知情的情況下也「貪小便宜」。日本人重視誠實,麥當勞爆出食物過期,就被抵制到死。台灣呢,就算鼎王火鍋自稱「天然湯頭」、老虎堂奶茶自稱「黑糖手炒」被爆廣告不實,奶茶買一送一謝罪,顧客就擠去排隊了。因為台灣人的劣根性要改很難,只能指望教育消費者、教育下一代。以上電視報紙都常在講。
日本人天生就是比台灣人聰明?
第二層原因,是地下版本,像我阿嬤就常在說一個「日本人就是比我們厲害」的故事。從小只要有人去日本買禮物回來,帶象印電子鍋也好,亮緞淑女摺傘也好,精緻耐用,阿嬤開箱完了就說「日本人加巧(真聰明)」、「日本人加高(真厲害)」,台灣就是做不出好東西,傘只要風一吹就開花。
《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花森安治傳》,津野海太郎著,蔡青雯譯,臉譜出版
是不是很奇怪,雖然台灣人貪小便宜,遇到日本貨就掏錢。那說穿了不是價格、是CP值,所謂「崇洋媚外」就是自由競爭的壓力,顧客以前沒看過外國產品,不知道什麼叫好;一有了比較,眼睛雪亮,不好騙了,製造商就怒罵顧客不愛國。
第二層原因說明了,第一層所謂「台灣民眾素質太差」、「崇洋媚外」、「貪小便宜」都是媒體造謠抹黑消費者。
如果承認,在很多方面,日本貨品質傲視全球競爭者,那麼是否像阿嬤想的,因為日本人天生就是比台灣人聰明?
第三層原因,就是記者津野海太郎《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花森安治傳》這本書要說的故事:日本貨好,不是日本人比較聰明,是台灣過去沒有獨立媒體。
羅智先怪顧客貪小便宜,其實掌握品質資訊的是製造商,壓醜聞的也是製造商。要揭露競爭品牌孰優孰劣,消費者才有自主判斷可言。消費者需要產品實測報告。美國有全美測試研究中心、和《消費者報告》,日本有《生活手帖》月刊。
是贖罪的心態造就了花森安治的豐功偉業
日本的連鎖書店,近十年隨時常有《生活手帖》創辦人花森安治叢書雜誌的主題陳列。無印良品出版的風格人物專書,當然也有一本花森安治。他像明仁天皇般受人愛戴,貢獻日本則遠超過天皇。《生活手帖》是一本家庭婦女雜誌,設計很冷靜,執行很浮誇,每次我站在舊書店捧讀,報導中那股拳拳到肉的狠勁,都讓我震驚到頭暈、感動到腳軟,需要路邊躺下來鎮定一下:
天啊這期不但實測評比烤麵包機(為此烤了43088片吐司、照片裡吐司堆得像吳哥窟金字塔),它還測試常備胃腸藥!有哪個媒體敢測試成藥?但是,既然消費者實際上就是會吃成藥,那怎會不需要評比?
改變日本生活的男人:花森安治傳》說,是贖罪的心態造就了他的豐功偉業。
花森的祖父在神戶貿易致富,但爸爸賭馬、玩股票投機、敗光財產,房子又被火災燒掉。媽媽白天幫爸爸管藥局、雜貨店,晚上兼差縫和服養大六個小孩。花森安治重考高中時,讀到婦運先驅平塚雷鳥的名句「創世之初,女性原本是太陽。但是,現在的女性卻是月亮,是依附他人而生、借助其他光芒輝映、蒼白病容般的月亮。」他看了原本無感。但第二年夏天,媽媽積勞成疾死了。花森安治看著媽媽了無生氣的遺容,腦中像誦經般迴盪著「……現在的女性卻是月亮,是依附他人而生」。
徵召令只要一錢五厘明信片郵資,人命根本免費
1937年,花森安治被徵召到蘇聯邊境打仗。軍強迫士兵寫日記,要求絕對誠實,花森安治寫了「今天的演習,又冷又辛苦」,上級看了把他痛揍一頓。他嚇壞了,隔天寫「希望演習更久」,得到誇獎,他這才領悟世間全是謊言。另一個教育官中士大罵「你們這些死老百姓,只要一錢五厘,就立刻有下一個替死鬼,但是軍馬可沒這麼多備用」。花森安治一開始聽不懂,然後大怒:原來徵召令只要一錢五厘明信片郵資,人命根本免費、還讓政府無限吃到飽。他說,戰爭時每個人都是漂浮在泡澡水表面的污垢。
二次大戰時,他是大政翼贊會文化動員部的副部長,到各地演講支持戰爭。戰後,他說,「在這場戰爭中,我的確有罪。如果要為自己辯白,我只能說當時什麼都不知道,我被騙了。可是,我不認為這樣就能免除罪責。今後,我再不會被騙,還要增加不受騙的人。對於過去的罪行,在這股決心和使命感之下,我暫且能夠獲判緩刑」。
戰後他協助大橋鎮子三姊妹創立出版社:「我的母親已不在人世,所以我願意協助你孝敬母親。」向亡母和戰爭悔罪。熟人說他這個人總是很極端。有多極端呢?
今年我去參觀大阪歷史建築公會堂,禮品店的週邊商品印花手帕很漂亮,心動想買。再看旁邊居然放了洗過褪色的手帕,說明「用了一年就會變這樣,要買請考慮呦」。上門的生意不惜往外推,難道日本人天生比台灣人誠實嗎?
不是,只是他們有《生活手帖》。
《生活手帖》不登廣告,測試員不參加友人聚會
本書說,《生活手帖》當初專題測試襪子,買了22種,分別給小五、國一、國三女生每天穿洗三個月。結論「不破洞」、「全都會褪色」。
當你看到一家雜誌這樣搞個幾十年,消費者的知情權、同意權才會變成主流文化,日本顧客才會群起抵制麥當勞的欺騙。不是日本人誠實、台灣人天生賤,而是台灣沒有媒體監督制衡,製造商肆無忌憚。消費者受虐沒人撐腰,結果習慣成自然。統一布丁的受害者當初得不到知情權,在老虎堂奶茶排隊的人還不知道自己有同意權。
製造商壟斷媒體發言權,還二次傷害、罵消費者「貪小便宜」合理化犯行。為了替自己脫罪,侮辱你一整個民族,沒有人為這句話告他。媒體侮辱你侮辱了幾十年,你還相信自己的國家真的民族性低劣。 
《生活手帖》不登廣告,測試員不參加友人聚會以杜絕關說,不接受企業提供測試樣品。廠商遇到惡評會推拖「同款產品人家他買的就很好,你只是買到極少數不良品,換一台就好了」,Mobile01討論區就常各執一詞而無結論,就算爬完幾十頁,只有越看越迷惘。所以《生活手帖》實測冷氣,出錢買兩台,去百貨公司買一台,去社區電器行買一台。要是兩台差異太大,就再買第三台。 
「日本貨能達到世界頂級水準,原因之一就是商品測試」
為了評比煤油暖爐,去借築地冷凍庫,蓋個小房間。測試完「升溫時間、耗油量」、「臭不臭」、「好不好擦」、「好不好搬」,花森安治居然要測試「推倒正在燃燒的暖爐」會不會把房子燒光。大家嚇死,但還是把暖爐推倒,火勢直衝天花板。反覆滅火後,發現六款國產都會引發火災,只有英國藍焰牌暖爐不會噴火,一分鐘後扶正還安全燃燒。花森安治寫報導,說「六款國產沒有一種值得推薦」。
這期當然被製造商罵死,你崇洋媚外啊你,能整死你一定整死你。但是當時《生活手帖》銷量已七十萬本,一出刊,藍焰牌明明比別人貴一倍,結果還賣到缺貨。八年後再測試,日立、三菱、夏普全都追上藍焰了。
索尼公司創辦人盛田昭夫跑去《生活手帖》編輯室,告訴他們「日本貨能達到世界頂級水準,原因之一就是商品測試」。
台灣人今天會去日本買烤麵包機、買胃腸藥,部分是因為有《生活手帖》在鞭日本財團,問責大廠。大廠就算花錢封口、找黑道砍記者也沒用,才認命回頭做好貨。要是沒有《生活手帖》等媒體監督,呼攏消費者還難嗎?太簡單了。
花森安治為什麼這麼敢?他小時候家被燒掉了;第二次暖爐實測前兩年,他家又燒掉了。以消費者的觀點,為什麼製造商做暖爐,不用管別人家被你賣的暖爐燒掉?製造商的觀點是,只要是暖爐都會把房子燒掉,所以錯在消費者使用不當,要教育消費者。可是無論哪一國都有老弱婦孺、患者行動不便意外踢倒暖爐,英國藍焰牌的暖爐就不敢這麼大大方方地把消費者的房子、家人燒掉,這樣你明白日本跟英國這兩個社會的人權差異有多大嗎?
把消費者團結起來,消費者才可能跟製造商平等
製造商和消費者要先有平等可言,才會有品質和競爭力。有《生活手帖》揭露資訊,把消費者團結起來,消費者才可能跟製造商平等。消費就是消費者自保的武器,但是若沒有公正媒體,也就等於消費者被戳瞎、任人宰割無法還手。需要媒體揭露,武器才有用。
長榮航空罷工時,很多理性客觀中立人士說,長榮是私人企業、對員工沒有任何責任。他們多半也相信,私人企業對顧客沒有任何責任。他們心目中的企業,其實就是極權政府的縮影,政府擁有全部的權力為所欲為、不受限制,人民負擔全部的責任,政府要你站著死、你不敢坐著。政府開戰徵召你當砲灰,不需要你同意,一錢五厘明信片郵資換你一條命。把這種期待投射到企業身上,就算商人製造三聚氰胺毒奶,他們也覺得因為商人都是要賺錢,無可厚非。你被這群人包圍,不由得亡國感瀰漫心頭。
而《生活手帖》就誕生於這股亡國感。一九四七年日本的全國大罷工,竟然因為統治者麥克阿瑟將軍的命令而取消。罷工活生生被壓掉,花森安治因此發現,日本正從戰後民主開倒車,走回戰前的軍國獨裁、白色恐怖。他執筆寫文章諷罵,但他發現,如果生活中沒有值得守護、不能失去的東西,那反戰也沒有說服力。所以他反戰的對策,是在日本各地找出值得守護的「每個人的生活」,提升它,發揚光大。
花森安治逼記者要寫大白話,賣菜賣魚的阿姨也要看得懂
《生活手帖》做了三件事:產品實測,食譜單元邀請名廚來示範家常菜,攝影報導普通人的一天。記者為了採訪一個普通人,可以追蹤一年。花森安治還逼記者要寫大白話,賣菜賣魚的阿姨也要看得懂。像你看明星廚師MASA的暢銷食譜書,每個步驟都有照片解說,是不是很清楚呢?其實早在《生活手帖》就逐格照片教讀者煮了。編輯在示範現場寫出來的食譜,先給不在場的編輯照煮一遍試吃,如果味道不一樣,食譜就重寫。
如果你相信「讀者看不懂報導,是讀者程度太差」,「讀者看不懂食譜寫『酌量』是多少,也是因為程度太差」,那麼做媒體就不用要求自己,得過且過就好。這是台灣媒體權貴的統治心態,以前連續劇粗製濫造,電視台推給中南部中老年觀眾愛看爛戲,後來爛戲就被中日韓劇殺得潰不成軍。現在電視、報紙的網站即時新聞,標題聳動騙點閱率,也怪讀者愛看煽色腥。媒體權貴掌握壟斷利益,觀眾指責他們腐敗,他們就推給民眾素質太差。只因為他們的權力,不是來自「下面」廣大民眾用鈔票下架支持,是來自「上面」的政府特許經營、財團的資金、電視頻道綑綁銷售、NCC不罰等制度的偏袒。所以他們不向民眾負責。
花森安治痛恨這些權力走狗。他批評消費者運動靠政府和廠商出錢,做的測試敷衍了事,照企業的觀點只要教育消費者就好,從不反省。頂新當初道歉說要捐三十億做食安,多年來這三十億有發現過任何食安問題嗎?沒有,它還是那一句「教育消費者」。花森安治說,真要改進品質,只能直戳製造者。
測試商品就是批判商品,也是批判社會、批判文明
花森安治他沒在怕的。高中時罷課抗議,讀東京帝大美學美術史學科時,在《帝大新聞》報社帶頭跟社長談判加人加薪;平日在浴巾中央剪個大洞一套,綁條腰帶逛校園。為什麼呢?他延畢的畢業論文,從希臘羅馬的長袍、裙長談起,斷言服裝決定於風土、階級、性別,但這三點全都會改變,所以他要重新架構調和社會和個人的美學。出《生活手帖》的出版社,最早叫做衣裳研究所,其實是研發「生活中需要和不需要改變的部分」,《生活手帖》只是下游發表的工具。
不管是記者或印刷廠業務,訪客進《生活手帖》公司換拖鞋,都要跟著在紙上畫正字做紀錄,因為在實測拖鞋。地板也在實測,連你呼吸都在實測,整個公司都是測試室。
無論他在大學裡穿浴巾,或日後長髮燙鬈穿裙子、人稱「男扮女裝總編輯」,整個社會都是測試室。
他認為日本學美國民主、學蘇聯專政都不可行,要從日本自己身上反省,獨立思考怎麼走。他不看書,他觀察。
他說風土、階級、性別,都會變,他要積極介入去回應改變。讀者會想,其實開戰、戰敗、被美國殖民,就是國民生命的連串價值觀巨變。戰時去打仗是光榮義務,戰後突然變恥辱;戰敗更衝擊了男人,再也無法判斷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對是錯。所以花森安治不相信政府,不相信專家,只相信不斷重複的實驗和調查,以此打敗政府和專家的常識,保護消費者的生命。測試商品就是批判商品,也是批判社會、批判文明,就是社運。
作者透過資料設法逼近花森不輕易流露的內心
他說,「我們的生活,和企業發生衝突時,就應該打倒企業」、「我們的生活,和政府發生衝突時,就應該推翻政府」。能寫出這麼厲害的花森安治傳,背後雄厚的資料基礎,是《生活手帖》的編輯出來開出版社,多年來不斷整理花森安治的文章和發言出版。台灣的媒體、出版,連同各行各業的大老闆,捫心自問,誰在世做的事情,死後可以讓讀者、同事懷念40多年不肯忘記?大老闆賺了錢,買再多股票、房地產,那些錢跟房子也不會懷念你。趁還有時間,想想怎樣讓台灣懷念你。
70幾歲的作者,不懈旁徵博引擴充,用大量花森安治同代人的傳記、小說等,還原戰前戰後的政治社會環境。寫花森安治創刊的辦公室,跑到圖書館翻戰爭燒毀銀座的市街圖,要寫出戰後花森看到的街景。花森安治高中時編校刊,作者就搭飛機去島根大學圖書館挖出1932年的校刊,向讀者呈現花森革命性的版面設計。
透過資料設法逼近花森不輕易流露的內心,作者一面向讀者道歉「不好意思,探討方向似乎越來越鑽牛角尖,請容筆者再引用一項資料」,一面挖開快散掉的塑膠皮黑色公事包、拿出沾滿灰塵的年表獻寶,真是太萌了。作者那耿直認真鑽牛角尖的沉迷,與疾風烈火怒濤般富於感情的展開,同樣打動讀者的心。
作者竭心盡力成書,我想是為了表達他和花森安治相同的信仰。什麼信仰呢?就是要恢復普通人原有的價值。
花森安治的價值觀,就是以普通人為中心
花森安治說,少時讀到平塚雷鳥的話「現在的女性卻是月亮,是依附他人而生、借助其他光芒輝映、蒼白病容般的月亮」。
女人依附他人而生,不是天生軟弱。人在戰爭中就像泡澡水的浮垢,不是天生下賤。都是因為權力被剝奪。花森安治他只要活著一天,就要動手改變不平等,為戰爭贖罪。花森安治的價值觀,就是以普通人為中心。
在台灣,媒體長期灌輸消費者錯誤的自我形象,都在為政府、企業侵犯人權鋪路。過去,我們相信國人「素質太差」,那叫你為反攻大陸而死,都是看得起你。現在,如果我們相信新聞爛是因為觀眾爛,社會上全是沒救的垃圾人,那麼統一全堆進維吾爾人集中營也不算虧待了。
就像花森安治面臨的亡國感困境,如果我們沒能找出生活中值得守護的事物,也難以說服國民反對侵略。花森安治給我們每個人的挑戰是,生活中有什麼事物,值得你守護?
找到它,不惜烤43088片吐司來守護。
「我們的生活,和企業發生衝突時,就應該打倒企業。」
「我們的生活,和政府發生衝突時,就應該推翻政府。」
本文作者─盧郁佳
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
按讚加入《鏡文化》臉書粉絲專頁,關注最新貼文動態!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