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7 06:23 臺北時間

台灣電影陷入低潮 《返校》拉抬更大格局

mm-logo
娛樂
45天的拍攝過程中夜戲很多,導演徐漢強(右2)拍燒書戲時,與演員曾敬驊(右1)與李冠毅(右3)討論。(影一製作所提供)
45天的拍攝過程中夜戲很多,導演徐漢強(右2)拍燒書戲時,與演員曾敬驊(右1)與李冠毅(右3)討論。(影一製作所提供)
電影《返校》在全台尋找8個月後,雖然找到「翠華中學」的主場景,但要能拍攝運作,仍是大工程,美術組要改新、改舊、改怪,一直換景,補齊不足的道具。為了拍追逐戲,把原本開放式的走廊封起來,製造窒息的氣氛。而學校是真的,但禮堂則靠重新搭景。單是美術預算,就達1,200萬。
為兼具奇幻與寫實的效果,全片約有500個特效鏡頭,像校門口路基斷裂、赤色洪水洶湧與兇殘的鬼差等,都是特效與實景虛實交錯的結果。徐漢強也點出,「有些細節要靠特效補足,畢竟學校周邊還是有些現代建物,只要鏡頭帶到,全要處理。」此外在這個荒廢學校的惡夢世界,蟲子、鳥、某些燈亮都不該出現,得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塗掉。
儘管經費有限,工作人員仍全心投入,甚至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應變。譬如攝影器材不足,攝影師周宜賢就想出怪招,用現有的燈材跟燈光師討論,如何打燈。
為了重現當年的時代感,無論服裝、道具、建築都很用心。(影一製作所提供)
配樂盧律銘為電影音樂嘗試新風格,請許多從國外回來的台灣樂手,以奇妙的技巧演奏。台灣電影配樂曾赴國外請樂團演奏、錄製,但這次全程在台灣錄音,且編制完整,弦樂、銅管樂、打擊樂統統有。「盧律銘開玩笑誇口有200個樂手,其實只有40個。」李耀華忍不住吐實,「但這也顯示音樂的氣勢與效果。」
「我覺得是因為難得有這樣的故事,讓工作人員都願意衝。從前期到後期,就算非常累,但很開心。」台灣電影陷入低潮,《返校》不以減法思考,反而拉抬更大的格局,徐漢強與有榮焉地指出:「影片所有環節都在台灣完成,每個人的付出都超過預期。監製李烈在首次試片後說:『感謝所有人都拿出兩百分』,正是這個意思。」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1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