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潘說:「我們很挑的,雖然每年會收到幾百組藝人報名申請,95%不會被採用。如果能多選一些我會很高興,但他們還不夠好。」
有時他在網路上看到不錯的樂團,會登門拜訪,問他們是否有意願參加MMW。史蒂潘說:「大部分人沒有敏感度,或者不太清醒、過於懶散,沒有體認到參加音樂節可以帶來什麼收穫,我們還得拜託他們來參加。」
MMW的另一個特色是把展演活動依類型區分,從R&B、後龐克搖滾到爵士樂等。理論上,每個類型都設有專責策展人 ,只不過史蒂潘實際上卻承擔了大部分的邀訪工作。
他說:「對外我都聲稱沒有介入策展工作,但有時我的確要負責其中幾個。而且老實說,有9成的樂團都是我找來的。可能沒有到9成啦,我太誇張了,不過絕不少於70%到75%。」
史蒂潘表示,2017年他原本有15個策展人,但活動結束後他解雇了一半。剩下來的策展人做完隔年的活動後,又有一半捲鋪蓋走人。他解釋:「他們沒有做好份內的事,我做得比他們好。原本希望他們分擔我的工作,讓我有時間去處理其他事,結果我反而變成他們的顧問,或做了他們的工作。」
他認為,資深的音樂人對於挖掘潛力新人來說,不見得有敏感度,所以他會找較年輕的策展人,但是「他們不專業又懶散,有時不切實際,很不幸這是我們要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