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如果你有百分之百官方補助,想要辦論壇和showcase音樂節當然沒問題。然而我只在亞洲看過以這種方式運作,且這些音樂節都辦得很差。你會察覺到承辦者不去思考:是否有人需要這個音樂節?」
史蒂潘強調,在歐洲,政府可能會補助30%左右的預算,從旁協助,但不會為主辦方扛下所有的財務風險。主辦方不需負風險並不好,因為他們會忘記舉辦音樂節的初衷。「這活動當然是為了歌手或樂團,但也為了觀眾,樂團需要觀眾,後者才是評判音樂節優劣的人。」
過去他嘗試向莫斯科市政府提出補助計畫案,但被拒絕了,原因是官方不理解為什麼莫斯科需要音樂節。於是史蒂潘向他們解釋,這有助於提升城市形象和名氣,「但他們說莫斯科有900年的歷史,已經很有名了。大家都知道莫斯科啊,看看世界盃足球賽,大家都愛俄羅斯…。」讓他很傻言。
倒是莫斯科會把文化預算投在像蜂蜜節(Festival of Honey)這樣的活動,讓大家展示自家生產的蜂蜜,以及所有和蜂蜜相關的事物。他無奈說:「我不想說那不是文化,但那只是蜂蜜,真的很荒謬。」
他舉例,俄羅斯有些地方政府補助的活動就很有趣,比方聖彼得堡市政府補助的SKIF(Sergei Kuryokhi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SKIF”)是公認很前衛的音樂節,便是很好的例子。
不過史蒂潘也強調,世道在變。如今莫斯科文化局官員已有年輕的一代, 他們了解音樂節有存在必要,但仍要花一段時間才有辦法突破現狀。「有些人理解,但沒有權力說服他的上司,相信假以時日會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