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以文與巫建和在《陽光普照》中,父子倆因疏離產生的尷尬,充塞在每一場遇到的對手戲的空氣裡。陳以文面對大兒子優秀,小兒子卻不成材,他毫不遮掩他的差別待遇;他不想面對家庭的爛攤,一個人躲去駕訓班的休息室過夜;他一直不願為小兒子付出,但唯一做了的那件事卻成了關鍵的轉折。這個爸爸在整部片的絕大部分都丟給觀眾他滿出來的厭世感,然而在最後來了個回馬槍,陳以文的戲路可尖銳,可軟爛,雖然至今仍單身,但他詮釋駕訓班教練父親可是形神皆似。
相對陳以文的一路以來始終如一,到了最後大反轉,巫建和要從17歲演到20多歲,從暴走的血氣方剛青少年,到接受感化、成家、出獄、自力更生,又被劉冠廷飾演的「菜頭」脅迫,每一段過程,巫建和的層次與年齡的轉換都明顯有感,觀眾跟著他逐漸看到「阿和」這個角色的轉變,也看見這個家庭的變遷。
陳以文與巫建和是父子相爭,到了《叔。叔》則是同志情侶間的相爭。《叔。叔》很破格地選擇了中老年男同志題材,太保與袁富華的角色原本都有家庭、子女,在家人面前,他們將自己的性向隱藏得極深,即使初遇,敏感的兩人一眼就知道對方與自己是同道中人,卻要歷經折衝、試探、還要裝一下,才確定要在對方的肉體上尋找歡愉。
兩位演員中,太保的外型氣質明顯偏向直男,但他卻是主動「撩」的那方,可從外人看來,他的「櫃」其實更深;至於袁富華,去年他已經在金馬男配角得獎作《翠絲》嘗試過「本是女嬌娥,偏生作男兒漢」的性別錯置者,去年他在片中舉手投足的媚態令人驚豔,但這次他的表現更加內斂細膩。
《金都》的朱栢康角色絕不討好,媽寶、黏人、愛吃醋、幼稚、完全不懂女友的心思……簡直可用「巨嬰」來形容。朱栢康的外型平凡憨厚,演這類角色實在有說服力,與角色渾然成為一體,令人忍不住想懷疑他本身到底是否也如角色般幼稚?其實朱栢康本身不僅是舞台劇演員,還是香港獨立樂團「朱凌凌」的成員,算是相當多才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