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台灣誌》開播18年,口碑收視兼具,更勇奪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主持人獎」「行腳節目獎」「非戲劇類節目最佳導演(播)獎」3大獎肯定。麥覺明透露,目前電視台一集節目製作費多在10萬至20萬元間,甚至還有的行腳節目製作費不到10萬元,假設《MIT台灣誌》報名自然科學紀實節目項目,會遇到的對手不外乎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或是公共電視,「他們這種都是1年拍2、3集,1集製作費幾百萬,拍3集就可以送金鐘獎,但《MIT台灣誌》卻是經年累月在拍攝的節目,1週出1集、1年出52集,基礎出現落差,這是我們在跟別人競爭時的一個難處。」
雖然製作費有限,但《MIT台灣誌》3度成功敲鐘,讓麥覺明獲得信心。「也許我們沒有花很多錢和時間製作,但也得到獎了,有時候我覺得只要認真去做,還是可以做出評審喜歡、肯定的節目。」
麥覺明認為,有的節目會以比較灑狗血的方式吸引觀眾,但《MIT台灣誌》的特色在於以「真實」「自然」的記錄方式呈現節目,長期下來累積了一批忠實觀眾跟著節目共同成長。雖然日前麥覺明透過臉書直播宣布《MIT台灣誌》吹熄燈號,不捨稱節目就像「我的小孩」,現在必須暫時停下來,他也非常難過,更自嘲現在處境猶如「中年失業」,粉絲除湧進臉書替他加油打氣,亦留言盼公視能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