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重量超過2噸重的大型恐龍流暢地在場內移動甚至互鬥,成為製作團隊的一大課題,除花費長時間嘗試不同驅動系統,亦大量師法傳統木偶的操作方式。工程總監特雷夫泰透露:「恐龍的重量愈重,內部結構就必須越堅固,這也代表必須使用更多的能源讓恐龍動起來。為了讓恐龍比遊樂園行走的恐龍更順暢,我們使用了液態油壓系統,這是一項新的挑戰,因為工作團隊必須找到新的控制系統。」
劇場經驗豐富的導演伊恩瓦勒,曾執導《媽媽咪呀!》《芝加哥》等音樂劇,自2012年起擔任《與恐龍共舞》實境秀導演。他表示:「我的工作是維持《與恐龍共舞》的完整性,過去演戲、編導以及音樂、編舞的相關背景,對掌握《與恐龍共舞》的節奏和流程有很大幫助。」
恐龍生存的年代距今約2億5000萬年至6500萬年,《與恐龍共舞》實境秀的劇本也從三疊紀、侏羅紀橫跨白堊紀,如何將6集影集、平均每集30分鐘的內容濃縮為80分鐘的演出?讓製作團隊苦思許久。
伊恩瓦勒笑說:「因為不同種類的恐龍知名度有高有低,構思劇本、討論要將哪種恐龍放進節目時,花了很長的時間。」操偶師馬特奧列佛也指出:「這場實境秀必須兼顧節奏和流暢度,還要加入特效產生娛樂性,富教育性的同時又感到刺激過癮,這是最困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