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9 05:59 臺北時間

張艾嘉唱〈童年〉歌詞藏大錯誤 30年後卻弄假成真

mm-logo
娛樂
3D動畫電影《英雄的英雄》改編自台灣本土漫畫《諸葛四郎》,透過新技術賦予沉寂多年的IP新生命力。(童年漫畫提供)
3D動畫電影《英雄的英雄》改編自台灣本土漫畫《諸葛四郎》,透過新技術賦予沉寂多年的IP新生命力。(童年漫畫提供)
舞台劇《諸葛四郎》編導林于竣是六年級生,亦是3D動畫《英雄的英雄》戲劇導演,然而接舞台劇前從未看過原作,他笑說:「也因為沒有看過,反而沒有包袱。」
《諸葛四郎》漫畫共有16部,篇幅達1萬6,000多頁,改編難度高。林于竣表示:「《大戰魔鬼黨》《大鬥雙假面》這兩部情節非常精彩,但我看的時候有個疑問,諸葛四郎跟真平到底怎麼認識的?」於是他將《大戰魔鬼黨》《大鬥雙假面》的內容結合,以「前傳」的概念發想出劇本,除擷取漫畫經典元素,如:內賊、機關、武打等,更保留《諸葛四郎》的核心價值。
1981年,張艾嘉悠悠唱出〈童年〉歌詞中的「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是誰搶到那支寶劍」。但《大戰魔鬼黨》中,諸葛四郎與魔鬼黨搶的不是寶劍,而是山寨機關地形圖。不過因舞台劇將《大戰魔鬼黨》《大鬥雙假面》合而為一,竟讓傳唱逾30年的「美麗的錯誤」成真。葉佳龍說:「紙風車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捉住漫畫的幾個重點重新組合。」而動畫版劇情也以舞台劇版為基底,凸顯角色的性格,加強特效、闖關關卡、機關等設計。
林于竣將《諸葛四郎》從漫畫改編為舞台劇,以「前傳」為概念發想出劇本。
林于竣強調,葉宏甲的創作有其獨特時代性,無論舞台劇或電影版只是改變說故事的方式、透過技術及形式的轉換,符合現代的節奏,但作品的情感和精神不變。「為什麼動畫取名為《英雄的英雄》?因為英雄不只是表面的勇敢。電影中,我們賦予諸葛四郎一個精神:不只英勇神武還能捨身取義。」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