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學S01E02】台灣其實比你想得更安全? 動機任意性如何誤導大眾的犯罪認知
第一集幫大家拆解犯罪心理學這五個字,談過罪是一個罪刑法定的原則,因此這一集我們要探討的就是犯法這件事情了。不論是犯法的行為、動機或者是動機是好是不好,都是今天這一集要跟大家討論的焦點。
犯罪數據大剖析 台灣比你想像得還安全?
在臺灣地區,一般市民對於臺灣的治安態度非常分歧。大概有一半左右的市民覺得臺灣的治安很好,雖然沒有到夜不閉戶的地步,但是倒也生活的安心自在。但卻也有另外一半的朋友們覺得臺灣的治安真是不好,媒體上三不五時就出現一些重大的案件,街頭巷尾三不五時有飆車、鄰里咒罵啦,類似這樣的個人實際感受,透過媒體的報導,犯罪也就漸漸進入到我們的生活周遭。
其實,政府每一年都會針對臺灣的治安狀況跟犯罪狀況整理為「治安白皮書」、「犯罪白皮書」,非常多的學術單位或是政府本身的研究單位來進行數據的分析。首先,從近十年的數據資料來看,臺灣的犯罪現象在近十年來一直呈現一個緩慢改善的趨勢。臺灣的犯罪現象在東亞各國,甚至在國際中一直以來都是優等生的表現。
台灣的嫌疑人,長時間都壓在30萬人以下,壓在30萬人以下的這些人又都是尚未被定罪的。如果講的是受刑人,這些已經被定罪,又進入各個矯正機構服刑的朋友們,大概有六萬多位。全台灣2330萬的臺灣居民中,法官定讞且目前在服刑狀態的犯罪人,就是六萬多位。但是,犯罪是否有黑數?會不會因此使這個數據失去準確性?這時我們又有新的數據要提供給各位,臺灣地區的警察對於犯罪的偵查能力、破案率其實非常的高,在亞洲地區約僅次於日本。
各位想想,臺灣到底有哪些懸案沒有破?腦海中第一個出現的,可能都是一些比較具有政治意味,或是那種全國性的大案子,比方說彭婉如女士的命案、尹清楓的命案,或是前桃園縣縣長劉邦友宅的血案等等,這些案件錯綜複雜,許多前因後果混在一起,成為眾人心中的懸案。但就一般單純市民間的犯罪事件來說,臺灣的破案率是非常高的。
在這要很誠摯的呼籲各位,如果今天我們只是從媒體、街知巷聞、小道消息去了解犯罪事件的話,難免會失真,難免會不了解犯罪事件的真實性,所以從公訂的官方數據來說明並。臺灣地區的犯罪趨勢是慢慢改善的,但重點是,「量」上的改善通常不會帶給大家太多實質的感受,重點其實在於「質」上發生了變化。
質的變化:從酒駕、毒品 到多元變化的犯罪行為
臺灣地區的犯罪現象中,有很多犯罪的類型出現了大幅度的變化。比方說公共危險罪之不能安全駕駛——酒駕。酒駕對於一般市民來說是一個是令人非常傷痛的犯罪現象,因為酒駕一旦發生,往往都是好幾個家庭一瞬間毀滅。
2019年的除夕夜,有一位已經是第三、四度的酒駕累犯,開著自己的車子,而據說本身已經有不治之症,是癌症末期病友的他,平常喝酒是為了降低癌症所帶來的痛苦。或許他也覺得自己人生沒有什麼希望了,所以竟然在除夕那天喝得爛醉如泥,開車撞死了一名騎士。這名騎士好像是台中的一名台商獨生子,看到他的父親傷痛欲絕的呼籲,真的讓人感到非常的難過。酒駕相關法令的修訂,其實是因為它已成為我們近期重要犯罪事件的現象。酒駕之前,臺灣有好長一段時間藥物濫用一直佔據著臺灣犯罪的Top 3,「向毒品宣戰」、「向毒品說不」這一類的國家總政策的制訂便成為重點。
隨著法令的修訂,近期酒駕成為一個非常非常重的罪刑,甚至在去年法律修訂也通過連續酒駕累犯,得以使用故意殺人罪論之。當然這個部分也有非常多的法界先進有不一樣的看法,我們在這裡先不多做說明。但是這樣的現象也讓我們知道,酒駕的確是我們一般市民最不想聽到也不想感受到的一種犯罪現象。
此外,在更早期一點的時間,也就是二次大戰之後沒多久,當時民生凋敝,很多人可能吃不飽穿不暖,所以當時竊盜或是扒竊現象就非常流行,一直以來偷竊罪在臺灣的犯罪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近年來,非常多不同類型的犯罪行為出現,於是法律也做了許多修訂。比方說詐欺或是利用網路從事的犯罪行為,早期可能不會有的網路上的個人祕密侵害或是淫穢物品的公布,這些其實都是現代網路普及以後比較常出現的犯罪現象,所以臺灣的犯罪應該這麼說:總體的量在微微下降,但是質的變化、類性的改變是非常多元的。隨著犯罪工具、犯罪途徑的改變,也有非常多的新的犯罪行為的定義的出現。
孝子是台灣最危險行業? 媒體與讀者的認知實驗
如果談到台灣最危險的行業,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是近幾年多次因行政或制度疏失重造成傷亡的消防人員?還是警察,尤其是處理車禍事件易遭追撞導致傷亡事件的國道警察?不好意思!也不是。那還有什麼呢?我們的正確答案是:孝子。
為什麼孝子是臺灣最危險的行業?剛剛上網查了一下新聞,只要輸入「酒駕」跟「孝子」這四個字,你就會搜尋到數不完的新聞,錄音當下大概有28000個相關新聞,從英商林克穎酒駕撞死的孝子,還有我們剛提到除夕被酒駕撞死的孝子。我們好像很少遇過反過來孝子酒駕撞死富商或是富二代;另一方面,撞人好像都是富二代,撞人的車子好像都是超跑!當然這是一個笑話啦!但從這個部分來講,我們就可以專注於一個重點,就是媒體對於犯罪事件的報導形塑的手法。
曾經有美國的研究者使用兩篇一模一樣的文稿,這兩篇文稿在文字的繕打及各種外型上長得一模一樣。400字左右的文稿,裡面就是在說明犯罪現象的中立文稿,但對隨機參加的受試者作了以下的操弄。
實驗人員跟A組受試者陳述,這篇文稿是官方公布的數據,跟B組受試者則說,這篇文稿是有一位具有批判立場的公民記者所撰寫的稿件。
結果很有趣:兩篇一模一樣的文字稿,請受試者在讀過這份文稿後,回想閱讀後的內容,竟然發現,被告知這份文件是政府官方資料的A組受試者,他們的回答就覺得這篇文字稿四平八穩的陳述一個政府政策;相反的,被告知這份文件是具有一個批判立場的公民記者所寫出來的稿件的B組受試者,回憶出來的內容,東西就會認為這是份在批判政府,並且對於政府施政有所不滿的文章。
儘管文章的內容一模一樣,媒體呈現這些相關訊息的同時,一般市民本身也要負擔一定的責任。換句話來說,不見得是媒體的問題,而是很多時候,一般市民在接收這些犯罪事件,我們的態度與大腦本身就存有一點點的偏誤了。什麼叫做偏誤呢?是指人類都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犯罪嗎?我等一下再跟各位做說明,這不是什麼戴著有色眼鏡,相反的,這些其實都是犯罪本身帶給我們視聽大眾的影響。
犯罪太獵奇? 殘酷犯罪增加社會恐慌
事實上,人們如何了解犯罪事件,深受非常多的線索、犯罪訊息的影響,其中影響最深的幾項因素,第一個就是犯罪案件的震撼性,這種犯罪事件發生的獵奇性。什麼叫做獵奇性喔?所謂的獵奇性犯罪一般指的是尚未發生過、第一次發生或是向來很少見的犯罪案件,但是卻忽然又發生了的犯罪現象。
以臺灣的治安史上,我想各位聽眾朋友們心中會想起的,就是發生在臺北捷運的鄭捷殺人事件。我們都知道鄭捷鄭先生現在已經伏法了,但很多到現在應該都人還是搞不清楚為什麼一個這麼年輕、身材高高壯壯的、長相也不錯的這樣一位年輕有為、擁有美好未來的大學生會拿著殺人工具在臺北捷運裡,執行他的無差別殺人計畫,或是媒體上常用的隨機殺人事件。
戴老師曾訪問過他的律師,其實律師也告訴我們鄭捷並不願意把原因很清楚的跟律師說明,所以鄭捷在帶著所有人的疑問、疑惑之下離開了人間,這樣一個獵奇性很高的犯罪事件,其實就加深了一般市民的恐慌感、恐懼感,尤其在捷運是一個公開場合,你真的不知道今天你身邊的人會不會對你不利,在行經過程中,它又是一個封閉的環境,眾多影響下都讓我們對於犯罪的獵奇性所帶來的震撼感受,感到非常的驚恐。
第二個是什麼呢?犯罪殘酷性。大概兩、三年前,有一陣子分屍案在臺灣大量發生,幾乎每個禮拜就會發生一件,當時媒體的會形容這個人罪大惡極啦、加害者與被害者之間有不共戴天之仇,用分屍這樣的方法去破壞遺體。
其實從犯罪學的角度上來看,分屍是一個理性的行為。如果你有槍,一槍就斃命,如果你沒有槍而用刀的話,殺人也是在一段短暫的時間內應該就可以完成,除非你刻意要凌遲、凌虐被害人。在非常高的情緒狀態中,完成殺人流程是可能的。但殺完了人,你要面對的就是一個被你殺掉的人的遺體擺在那裡,一個遺體大概五、六十公斤跑不掉,這五、六十公斤如果是一般活著的人,你攙扶一下,他自己有力氣可以跟著你一起動,但如果是五、六十公斤的往生者遺體,跟水泥一樣重啊,根本沒有辦法去處理,所以這時候分屍就會變成一個加害者在情緒激起狀態、犯案之後深思熟慮的選擇。
因此,分屍在犯罪學的觀點來講是一個理性抉擇的過程,把他切成小塊小塊的棄屍可能比較方便,甚至在犯罪行為的隱蔽上具有優勢,同時,這類分屍行為在殘酷性上也帶給我們非常大的震撼。
動機任意性? 違反正義世界信念的犯罪事件
影響人們對犯罪感受的變因,另外還有動機的任意性。
早期犯罪,可能是因為飢寒起盜心、財殺、仇殺、情殺,好像都找得到看似合理的理由,但近年來的犯罪現象,好像更讓人覺得不寒而慄。像我這種家裡有小孩子的人,看到小燈泡事件,都給我們心裡帶來非常大的惶恐,擔心我自己有沒有可能變成被害者啊?如果我自己變成被害者那怎麼辦呢?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加害者在哪裡啊!所以這種動機的任意性,其實也會帶給我們害怕。
除了犯罪案件本身,視聽大眾本身的態度也會有所影響,最常見的影響我們心理運作的,例如有一個最重要的,叫做「正義世界信念」——Belief in a justice world。
什麼叫做正義世界信念呢?各位聽眾朋友們來思考一下,我們住在這個世界上,當然就希望它是正義的世界嘛,也就是說我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為了得到善報避免惡報,儘量不要去做壞事,要做善事。各位你想想看,如果你住的地方只要做了善事就有惡報,做了惡事卻不會有惡報,那是怎樣的一個場景呢?這就叫做正義世界信念了!
正義世界信念告訴我們,其實每個人都期待著只要自己不做那些危險行為,只要自己不要到那些危險的環境去,我就不會遇到犯罪事件,我就是個安全的人。這樣的一個現象,另一個層面也讓我們去苛責了被害人,苛責被害人什麼呢?你一定做了什麼壞事兒吧!所以你才會遇到這麼不好的事情。
最常見的就是在苛責性侵害的被害者,時常會發現很多人會說:「唉呀,誰叫你穿那麼短的裙子?唉呀,誰叫你深夜在外遊蕩不歸?唉呀,誰叫你喝那麼多躺在路邊被撿屍?你被性侵只是剛好而已。」這些其實都是錯誤的。
我們必須這麼說,犯罪事件的加害人對被害人,只要他想加害就有無數的方法可以去加害,犯罪被害人真的很難做預防。回到這個角度上,當我們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時候,就會直覺這些被惡報的人因為他做了壞事,而我呢,都沒有做壞事我就不會被惡報啦,就可以安心的過日子了,所以我們都會傾向於把媒體報導的案件做過度的延伸,以確保我們一般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心感受。
犯罪也與時俱進 途徑、手法也日新月異!
以上是媒體上及從心理狀態帶來的犯罪的認知。去年的10月在中正大學舉辦國際犯罪問題對策研討會上,邀請了日本東北大學犯罪心理學的幾位研究學者來到臺灣進行論文報告,我也有幸做了翻譯,其中一位辻本老師提到了一位非常有名的日本犯罪心理學的學者叫安倍淳吉教授。當時,安倍淳吉教授提到了一個觀點,在這裡跟各位分享。他說,要成為一個成功的犯罪人前,必須先是一個成功的社會人。
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犯罪本身是一種生活型態的選擇。舉個例子來講,詐欺一開始是用電話詐欺,後來呢用網路詐欺、信用卡詐欺,漸漸演變成越來越多種的詐欺型態,也就是如果你還是墨守著用電話來詐欺,搞不好你現在就餓肚子、喝西北風了,因為大家都已經有了防備之心,很自然地就不會在這方面被騙。
節目最後,老師要告訴你一個最近發生在日本,臺灣近期內可能也會發生的一種奇特的犯罪現象。請問各位聽眾朋友們,有沒有使用過網購或是宅配服務?
其實這對於犯罪人來說,已經變成一個利用良機。舉個例子來說,在上班上課時,您接到一通電話:「嘿,你好啊!我是o o貨運,你是不是有買一個貨?現在我要送到你家去。」很多時候,聽眾朋友們可能買太多了,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有買還是沒有買,您的回應可能就是:「欸不好意思,我現在人在外面,家裡都沒人你不要送貨。」
重點是,我們怎麼會那麼信任對方真的就是貨運業者呢?如果他是一個即將侵入竊盜的人,那麼我們是不是很清楚的告訴大家:欸,不好意思,家裡現在沒人,要七點啦,七點我下班回家,七點以後才有人。把自己的行蹤都告訴人家了嘛!
這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一件事情,犯罪一樣是與時漸進的,依附在人們的生活形態中不停的轉變。各位聽眾朋友,我們要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犯罪隨著不同的媒介、管道日新月異的發展著,同時犯罪人的面貌也會不停的變化喔!
今天我們透過犯罪心理學大解析,跟各位探討的是犯罪的真相,下一集我們將要帶各位真正走到犯罪真相的剖析現場,用耳朵去感覺看看犯罪人的長相。謝謝!
🕺想聽更多聲音節目?
2019年十月鏡週刊推出全新語音網站《鏡好聽》,內有更多新頻道「記者手札」、「新聞幕後,記者說」、「知識好好玩」、「鏡文學」、「鏡文化為你朗讀」,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各個你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最多獨家更新內容只在:voice.mirrorfic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