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初會把站立喜劇譯成脫口秀?張碩修分析,1980年初,是美國脫口秀節目(Talk Show)蓬勃發展的時期,當時台灣受美國文化影響,也接觸到這類節目。
談話性節目主持人基本上都是喜劇演員出身,他們在節目裡會有一段獨白演出(monologue),有可能當時台灣人把這種單人在台上表演的形式,與脫口秀節目畫上等號、引進台灣,這個詞就這樣流傳40年,「是有趣的誤會」。
主要是網路資訊不發達的年代,除非去看現場演出,大多時候要透過電視脫口秀節目,才看得到站立喜劇表演。因此有可能早期的文人或藝人,在節目上看到這些演出,便直接與它連結,認為這種喜劇形式就是脫口秀。
張碩修表示,卡米地初期成立時,想過要為Stand-up Comedy正名,用了幾個詞,例如站台喜劇、站立喜劇等,可是沒人知道是什麼。後來只好退回大家已習慣的名詞,雖然還是有人問「那是什麼?」,不過由於對脫口秀有印象或聽過的人還是比較多,如此延用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