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3 13:35 臺北時間

【全文】發掘《做工的人》潛力IP 林昱伶率金鐘團隊反映底層悲喜

mm-logo
娛樂
《做工的人》是首部進駐大型工地實景拍攝的台劇,進出人員皆戴安全帽及綁安全索。(大慕影藝提供)
《做工的人》是首部進駐大型工地實景拍攝的台劇,進出人員皆戴安全帽及綁安全索。(大慕影藝提供)
由金牌製作林昱伶領軍的大慕影藝,去年以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奪下6座金鐘獎,為台劇立下新標竿;今年攜手導演鄭芬芬推出新作《做工的人》,改編自林立青同名散文集,以喜劇包裝底層小人物的悲喜,備受矚目。
該劇完成前,HBO Asia、myVideo已搶先洽談合作,並成為HBO影音平台HBO GO 4月在台上線後的首部原創台劇。
鐵工阿祈總異想天開一夜致富,換帖好友模板工阿昌與怪手司機阿全陪他逐夢,買佛蓋廟、養鱷魚做名牌包,浪漫卻不切實際的做法不僅沒發財,生活反陷入困頓,阿祈的樂觀天真令親友又氣又心疼。
6集台劇《做工的人》,改編自作家林立青2017年2月出版的同名散文集,原著推出不久即登上暢銷書排行榜,至今已60刷、銷售近6萬本。該劇是製作人林昱伶繼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後,製作的第二部作品,網羅金鐘視帝李銘順、游安順、視后苗可麗,以及柯叔元、薛仕凌等人主演,獲文化部「108年度超高畫質電視節目製作案」補助新台幣1千6百萬元。
《做工的人》改編自工人作家林立青同名原著,作者在第2集中客串工地主任。(寶瓶文化提供)
與前作承製公視標案的模式不同,《做工的人》由大慕影藝開發、製作與銷售,並與凱擘影藝、台灣大哥大和華研國際四方聯合出品,總製作費約3千5百萬元。HBO Asia去年播出《與惡》獲得好口碑,此次與myVideo合作取得《做工的人》播出授權,在HBO有線頻道及影音平台HBO GO、myVideo上架,首週播出第一、 二集即取得收視1.09%的好成績。
3年前,林昱伶經友人推薦散文集《做工的人》,書中27篇文章深入描寫底層勞工的無奈和感傷,令她深受觸動,主動聯絡出版社與作者買下翻拍權。然而進入劇本孵化期後,林昱伶身邊不時出現「這題材太悲苦,有人想看嗎?」「怎麼有勇氣做這個?」等耳語。
《我們與惡的距離》去年一舉拿下6座金鐘獎,導演林君陽(右一)今年擔任《做工的人》攝影。
「很多人認為題材太冷門,但我認為《做工的人》類型明確又夠在地,有國際銷售和改編成IP的潛力。後來想到,可透過喜劇的基調和方法切入主題,吸引更多族群瞭解工人的故事。」
有趣的是,林昱伶與導演鄭芬芬是閨密,在一次飯局中,鄭芬芬提及很喜歡《做工的人》、想翻拍成影視作品,沒想到林昱伶早買下改編權,兩人對改編想法一致,便拍板由鄭芬芬編導。「選擇用喜劇方式切入,一來跟我的創作習慣有關,二來我想表現小人物柔軟又堅強的韌性,將即使再苦、仍會樂天面對生活中苦難的精神傳遞出來。」鄭芬芬說。
為符合在地感,台語占全劇85%,演員不但要講台語,還得花時間參與田調。
田調初期,鄭芬芬另有工作在身,台灣、中國大陸兩地飛,過程中不停和編劇團隊摸索磨合。因原著是獨立散文,沒有完整故事線,最終她挑選其中一篇〈走水路〉,摘選鐵工阿祈、阿欽的兄弟情為核心,重新編撰故事,費時一年半終於將劇本開發完成。
劇中主角阿祈為發大財,異想天開在工地養鱷魚,劇組為此橋段特地製作一隻假鱷魚。(大慕影藝提供)
《做工的人》為符合在地感,台語占全劇百分之八十五,演員不但要會講台語,還得願意花時間參與田調實習、培養工人特質。鄭芬芬找齊配角後,遲遲想不到主角「阿祈」的合適人選:「用世俗眼光看阿祈,其實是位糟糕的大叔,做了很多無法原諒的事,所以這個人一定要長得夠可愛,才能讓觀眾對他又恨又愛。但我連和阿祈外型、特質與聲音表情吻合的人選都想不到,想打退堂鼓,跟林昱伶說:『可不可以不要拍了?』」
為解決問題,林昱伶苦思一夜:「我看過李銘順在電影《綁匪》中演司機,模樣狼狽地營救被綁架的兒子;也見他為電影《目擊者》增胖18公斤。外型、演技他都能勝任,唯有台語需要克服。」鄭芬芬也幽默回應:「第一時間聽到人選時,我心想製作人視野就是不同,竟然想到用新加坡人來演!那好,我也不怕搞死自己!這本來就是導演的工作,如果因此限制一個演員的可能性,實在太可惜了。」
《做工的人》是林昱伶首部自行開發的IP劇,她費盡心力、一度累到想哭。
鄭芬芬決定接下挑戰,除了找台語老師為演員們授課,私下也請託友人花一星期,一字一句錄下李銘順的台語台詞供他練習。李銘順也不負眾望,不但增胖10公斤,養出大叔特有的鮪魚肚,也說得一口新加坡腔的熟練台語。
林昱伶說:「雖然對真正台語人來說還不夠到位,但我反而覺得滿符合角色有點ㄎㄧㄤ、想法天馬行空的特質。」身為製作人,她也需要從製作、行銷等角度多方考量,李銘順絕對是她心目中的不二人選。
因為在工地取景,導演鄭芬芬(前排右)不只要指導李銘順(前排左)等演員表現,同時得顧及工作人員的安危。(大慕影藝提供)
拍攝期55天,其中20天於大型工地實地取景,為了安全,劇組早在前置期就參加勞工安全課及工地實習,演員則各自訓練怪手、鐵工、綁鋼筋與板模等,兩個月內磨練出做工人的手路。
鄭芬芬大嘆,《做工的人》是有生以來腎上腺素最亢進的一次工作經驗:「以前只要顧好演員,這次要顧好所有的人。」現場工安尤其重要,由製片組及工地主任聯合把關,拍攝時工作人員需不斷互相提醒,例如:板子耐重幾人、嚴禁奔跑、配戴安全索與在裸露鋼筋上加裝安全套等,此外,更特別增加醫療人員、提高保險額度。
有時微小的善意或幫助,可能帶給對方力量面對挫折與困難。
林昱伶坦言,製作時多次累到想哭:「《做工的人》從前期、拍攝到行銷都比《與惡》更艱難,又有大批原著書迷關注此議題。但《與惡》畢竟已經過去了,怎樣創造下一個可以跟觀眾溝通、引起興趣的作品更重要。」
《做工的人》首播為HBO頻道創下破1%收視率,myVideo線上平台也有13萬人表示喜歡。(翻攝自myVideo官網)
鄭芬芬也期待藉此作品傳遞核心理念,「有時微小的善意或幫助,可能帶給對方力量面對挫折與困難,希望大家看完劇後,都願意成為別人身邊那股扶持的勇氣。」

為勞工發聲 鄭芬芬(左)

學歷: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代表作品:

  • 2013年 戲劇《媽,親一下!》入圍金鐘獎最佳導演
  • 2009年 電影《聽說》獲日本大阪電影節最受歡迎電影人氣大獎
  • 2008年 電視電影《長假》獲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
  • 2007年 電影《沉睡的青春》獲新加坡亞洲新人影展最佳劇本、入選韓國富川奇幻影展
  • 2004年 單元劇《手機有鬼》獲金鐘獎戲劇類最佳編劇

金鐘製作人 林昱伶(右)

經歷:

  • 2019年 製作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投資電影《女鬼橋》
  • 2017年 投資戲劇《麻醉風暴2》
  • 2016年 投資短片《愛在世界末日》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
  • 2015年 投資電影《紅衣小女孩》系列
  • 2013年 成立大慕影藝、擔任總經理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