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版的國安法幾乎確定在中國人大會議上通過,對美國企業團體和國安專家而言是令人擔憂的發展,他們擔心國安法將侵蝕香港扮演全球企業中心的名聲和吸引力。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科技項目主任劉易斯(James Lewis)認為,中國的領導人如不小心處理,「將會殺了金融的金雞母」。他認為北京當局做了誤判,不願去認知政治和經濟在這方面的關聯。他說在香港投資的人,是基於對香港市場的信賴,「把(信賴)拿走了,企業就流向新加坡了」。
外資出走 可能湧向星韓台越
另一個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中國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也說,美國企業將會減少和移轉對香港的投資。因為他們公司和員工未來可能因國安之名,而遭北京當局鎮壓的風險。
投資銀行BDA Partners的聯合創辦人雷利(Euan Rellie)也說,北京的動作可能讓機構投資人和私募股權基金考慮前往鄰近國家,「新加坡、南韓、台灣和越南都將因此得利」。他認為北京將為這個新法律「付出重大的金融和外交代價」。
北京強勢推法 香港前景黯淡
前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唐偉康(Kurt Tong)認為,計畫出走的可能不限於外資的公司,包括香港和中國的企業也開始重新思考他們在香港的策略。他說,雖然有些人還等著觀察未來國安法的細項內容,不過光是北京用如此強勢的方式推動法案已經讓許多人感到憂慮。
除了企業準備出走之外,較不明朗的是美國政府以後還有多少槓桿,可以影響中國在香港的政治行動。
南華早報提到,美國政府可以採取的手段包括取消對中國的經貿優惠地位,或是取消香港免簽,或是對香港祭出對中國內地相同的25%懲罰性關稅。不過美國分析家認為,這對香港的傷害可能更甚於對中國的傷害。
政治掛帥 犧牲經濟換取掌控
從中國的觀點來看,長期以來共產黨一直展現出不惜犧牲短期經濟利益,以確保政權的鞏固和延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89年六四的血腥鎮壓。
當年的鎮壓行動讓中國付出了經貿制裁和外交孤立的重大代價,但是共產黨認為這是為了國家發展所做的正確決定。
另一方面,香港對中國的重要性也大不如前。分析家指出,在97主權移交時,香港的經濟規模占了中國的18%,如今則只佔了約3.7%。中國的一些政策讓不少公司把金融業務從香港轉移到了上海。分析家在南華早報的訪問中說:「在過去,香港是否獨立運作很重要。如今則沒那麼重要了。沒有人是為了香港而留在香港。他們留在香港是為了中國(市場)。」
CSIS分析員甘思德(Scott Kennedy)認為,如果香港和中國政府自去年反送終條例以來能妥善處理民怨,香港版國安法引發的爭議「原本完全是可避免的」。如今演變成北京完全不肯讓步的強硬立場,讓人不得不對香港的未來感到深切的憂慮。
參考資料:South China Morning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