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1 15:02 臺北時間

【專訪】爸爸只能理解到她不是異性戀 跨性別「娘娘」的真心話大告白

mm-logo
娛樂
娘娘對愛情不期不待,性的幻想還多一些,她說「誰會來追我?現在就是外貌協會。我覺得自己很棒,但連我自己都想要跟帥哥在一起了。」
娘娘對愛情不期不待,性的幻想還多一些,她說「誰會來追我?現在就是外貌協會。我覺得自己很棒,但連我自己都想要跟帥哥在一起了。」
直白系跨性別網紅「娘娘」(林正輝)是泰國人,從她對酸民說「怎麼可以對我的話認真」,的確有著泰國人以退為進、柔軟身段的展現。
做為在西方列強割據時期,東南亞唯一沒有落入殖民地處境的國家,泰國擁有靈活的外交手腕,游走強權之間,放手某些邊陲領土的所有權,以換取主權最大的保全度。到了二戰時期,泰國在戰時同時加入敵對的陣營,戰後因為政治手腕,只支付了小額的戰爭賠款,所以泰國人的外交手腕,被稱為「竹子外交」,亦即像風中之竹一樣柔軟而且深具彈性。
把鏡頭拉回到娘娘身上。接受本刊專訪時,她提到,泰國大學必須穿制服,而求學時期穿男性制服上課的她(開放依性別認同穿制服,泰國直至2019年下旬才首見於朱拉隆功大學),2012年到中國大陸的學校交換時,滿行李箱都是女裝,她說「老娘就是要打扮成女生!」
好奇跨性別、心理認同自己的女性的她,當時在中國大陸是上男廁還是女廁呢?妙的是,答案竟非二擇一,而是兩者皆是!
她說,若當天懶得刮鬍子就去上男廁,刮了就去上女廁,給自己的空間很廣,非常不嚴肅(請配上她的名言「怎麼可以對我的話認真!」一起服用),這種超有彈性的回答,根本也近似泰國竹子外交式的選擇了。
她今年2月才從師大大眾傳播所畢業,畢業論文的題目是《腐化無罪、BL萬歲!泰國BL劇與跨國華人觀眾之研究》,娘娘做的是文化研究,思路清楚有邏輯,她說在指導教授的要求之下,她的用字要學術,不能是日常生活的路數。

你以為泰國人對性別很包容

所以她可以解開某些你對泰國的迷思。包括,泰國人對性別多元很包容?
沒錯!是個問號。泰國(舊名暹羅)在大城王朝時期就有明文規定的封建制度,詳細規定著各個階級的身份與社會地位,即使曼谷王朝在拉瑪5世期間,於1905年廢除了奴隸制度,但階級關係依然牢牢咬著人的潛意識。
曾以為自己心理不正常,娘娘國二時曾跟媽媽要求去看心理醫生,但結果醫生只讓她聽木青蛙的呱呱聲,叫她放輕鬆,「到底要治什麼?我又不是青蛙。」
所以泰國人對性別的「包容」是什麼呢?嗯⋯娘娘淡淡說了,包容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上與下的關係,因為我比你高,所以包容你這樣的感覺,她說「對!泰國確實很包容這些多元的文化,可是包容不等於尊重,我們要的是尊重,我不是在你下面,你來包容我。」
來到台灣前,她曾在泰國的「東盟衛視」擔任記者與娛樂節目主持人,介紹自己的名字是「Alizabeth 娘娘」,於是有人留言「名字很美本人很醜」。她回家跟爸爸媽媽說這件事,爸媽反應竟然是「他們說得對。」所以娘娘很早就知道了,很多事必須自己來,「生活實務上可以依靠他們,但心靈上無法依靠他們,遇到這些,我們自己要消化,自己幫助自己,解決自己內心的問題。」
她更說「我爸都這樣對我了,你們(酸民)算個啥!」面對現實時,酸民的荒誕都不荒誕了,娘娘的思路跟這張嘴,原來是這樣「煉」出來的。

老娘本來就是女兒

而提及父親怎麼理解她的跨性別,她其實也沒有要講溫馨話的意思,因為她本來就夠接受自己了。「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就跟他朋友說,這是我女兒。我也沒有很雀躍,對!我就是女兒,怎麼樣。不是因為你說我是女兒我才是女兒,是因為我本來就是女兒。」
29歲的她說,自己從小喜歡的文本類型、追的偶像是帥哥,父親都看在眼裡。但父女間真沒有那種坦承「我是跨性別」,如幼鳥衝破蛋殼的決定性過程。
娘娘有著理性的邏輯、說話飛快,但她其實也像水一樣可硬可軟,她並沒有要在家中追求像「打拋肉加蕃茄就是死罪」一樣的政治正確。「現在他們懂我到底是什麼東西?我覺得他們根本不懂,可是他們覺得為了讓家庭和樂融融,我們不提就好了。這算是最好的解決方法。當然啦,我們現在有所謂的理念,我們現在有所謂的正義感、理想化,但我們父母成長的那個年代,要一下子去脈絡化,說你們一定要聽我的,那也太過激了,他們已經做到這個部分,要鼓勵他們了。」
她很實事求是。「他(爸爸)是異男嘛!父權體制下跟異性戀霸權體制下的異男,他可以做到這樣子已經很不容易了。」
直至娘娘追求打拋肉的泰國性,許多台灣人才發現,打拋肉原來不是指「又打又拋」。(翻攝自「Alizabeth 娘娘」Youtube)
「他們就是知道我是非異性戀的。不必希望他們一定要了解「我是跨性別哦」、「我是一個生理性別跟心理性別⋯」這個不用跟他們解釋,他們就只知道老娘、你生出來的這個人是非異性戀就好了。 」娘娘更說起,「長大後,我就一直灌輸爸爸,我是女兒我是女兒⋯」去逛街時還會開玩笑要爸爸買裙子給她⋯
真不是沒有那個過程,只是更為靈活詼諧,像竹子於風中搖盪,受力卸力,在泰式的折衷當中,她保有自我,也保全與家人的關係;沒有那麼輕鬆,卻也沒有那麼嚴肅。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