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 05:58 臺北時間

回家必須擺闊 他在漁村蹲點一年半看盡生活大小事

mm-logo
娛樂
林龍吟沿西部海岸尋找地點,最後選定在嘉義東石的網寮村拍攝《蚵豐村》。(好威映象提供)
林龍吟沿西部海岸尋找地點,最後選定在嘉義東石的網寮村拍攝《蚵豐村》。(好威映象提供)
人口凋零的養蚵村落,一戶人家即將舉行婚禮,某個在台北工作多年的青年為此特地返鄉,西裝筆挺的他與村民顯得格格不入,國片《蚵豐村》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選擇漁村做為拍片背景,是因為導演林龍吟對海洋有嚮往。他表示, 靠海村落是在第一線與海爭地,靠天吃飯,身處其中的人會面臨各種挑戰,也必須回到最基本的需求、去看生活中的大小事。
林龍吟分析:「你會看到世代的衝突、信仰、價值觀和親情,那是遠比內陸城鎮都還要極端許多的狀態,當時就覺得應該由這裡下去寫。」
於是他沿西部海岸開始找村子,從彰化王功一路南下到雲林台西,最後在地圖上發現位於嘉義東石的網寮村。他說:「從空中看,它是一個被水包圍的四方形狀,旁邊都是下陷的鹽田,只有一條線道向外連接,居民只有一百多人,我覺得這地方一定有故事。」
兩天後,林龍吟在當地找到免費落腳處,勘景兼蹲點,一住就是一年半。每天跟著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他說:「每天早上市集、半夜出海,我經歷了養蚵生產的整個產季,從放殼、長苗到收成、銷售,歷時一年,片中提到燒王船的民俗慶典也全程參與。」
長時間與村民近距離接觸,有助他熟悉與故事相關的背景和環境,待水到渠成,「故事就自己長出來,腦海中也浮出角色的樣子。」
《蚵豐村》裡林禹緒(左)飾演的返鄉青年和喜翔(右)飾演的父親都是當地人的縮影。 (好威映象提供)
比方喜翔飾演的父親形象是好幾個村民的縮影,至於林禹緒飾演的返鄉青年形象更普遍,都是回不了家,或好不容易回家、卻必須擺出闊綽樣子的人。林龍吟便借用村民的生命片段,「組裝」成故事,最後以兩個月寫完劇本。
《蚵豐村》目前在台上映中。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