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本土恐怖片接連推出,鄒介中樂觀其成。「《紅衣小女孩》系列先做了很好的示範,那時我們因看到鬼片觀眾群,決定做《粽邪》,此後幾部靈異片成績也不錯。」他以10幾年前韓國曾拍大量鬼片為例,大家各自拍同類型、不同題材的電影,產生良性競爭,更可因此做出台灣恐怖片的品質與特色,進而開發海外市場。
廖士涵則分析,台灣電影因受限於預算、類型不夠多元,這幾年《紅衣小女孩》系列開始有做出一些鬼片的可能性,大家在鬼片類型的開拓應更寬闊,並讓導演、編劇或技術人員從拍攝中累積更多經驗,透過經驗累積產生創新,有更高的視野、更不一樣的想法。
至於恐怖感的營造,廖士涵不喜歡突發型的驚嚇,而是傾向從生活與人性出發,「為什麼會感到恐懼?一定是心裡有些事情不敢說,讓你害怕,而那種恐懼會跟著你、跟著觀眾,不會看過就忘。」
談到靈異電影題材,廖士涵提出,台灣有太多在地色彩的宮廟文化,一尊神明就能衍生多種想像、引起共鳴。「台灣鬼片要做出特色,這是很好的切入點。」因工作關係,他聽過不少通靈人士的精彩故事。「他們像漫威《復仇者聯盟》各有神奇能力:有的專門打怪、有的眼睛像X光看出病痛,如果變成影像,又是另一套英雄系列。素材很多,就看如何挖掘、深究,轉化為具可看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