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0 12:25 臺北時間

「主動脈剝離」致死率極高 醫:一個動作可自我檢測

mm-logo
生活
醫師分享一個動作可自我檢測是否為主動脈剝離的好發族群。(本刊資料照)
醫師分享一個動作可自我檢測是否為主動脈剝離的好發族群。(本刊資料照)
36歲藝人「小鬼」黃鴻升猝逝家中,經紀人透露死因初判為「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主動脈剝離在醫界是著名的凶症,患者通常上一秒還很正常,下一秒就可能會突然感到強烈撕裂性疼痛,致死率極高,醫生指出,除了日作息健康以外,還可以透過一個動作自我檢測是否屬於主動脈剝離好發族群。
患者平時可能沒有什麼異常狀況,發病時的疼痛感則會因為血管部位不同而有所變化,可能出現的症狀包含:胸痛、喘不過氣、頭暈、半身麻痺到休克昏迷,最為凶險的是與心臟相接連的升主動脈發生剝離現象,若病患無法獲得緊急手術,在48小時內死亡的機率高達50%,且每拖過一小時就增加1%死亡機率,因此醫師接到這樣的病患時,診斷與治療就宛如和時間賽跑。
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透露,主動脈剝離的潛在危險因子主要有4項,包括一、年紀大與高血壓患者;二、馬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 ;三、先天性主動脈窄縮;四、曾受到重大外傷衝擊。
陳欣湄進一步解釋,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是一種罕見遺傳疾病,通常患者手腳都特別長,且手指纖細,關節被破壞手指特別軟易反折,民眾可以透過一簡單的手部動作自我檢查,是否屬於好發族群。
一、張開手掌。
自我檢測3步驟。(本刊資料照)
二、將拇指往內折並握拳,不可用力擠壓,要在最自然放鬆的狀態下檢測。
大拇指自然往內折。(本刊資料照)
三、查看拇指是否超出小指,若超過,就需特別注意,最好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
紅圈處是觀察重點,看大拇指是否有超過小指。(本刊資料照)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