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旅美醫師楊依倫的父母楊明德和劉惠玲都是牙醫師,目前在基隆執業。一家有4個人行醫,站在抗疫最前線,雙親特別能體會女兒楊依倫與女婿維爾當時的感受與心路歷程。
在美行醫 兩稚女送至星國
今年3月,紐約成為全美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紐約曼哈頓特別外科醫院的麻醉醫師楊依倫與擔任重症胸腔科醫師的夫婿維爾,同時被徵調參與COVID-19病患救治工作。母親劉惠玲說:「他們夫妻很有使命感,身為醫護人員一定要去打這場仗。我們全家都很支持她。」
「依倫把遺書寫好了、房子、存款帳戶放哪裡,後事都交代清楚了。」劉惠玲描述,一開始,楊依倫內心很掙扎,送孩子到新加坡時,也想過萬一先生在美國感染COVID-19,她會回去照顧他。
維爾夫婦育有3歲和1歲的女兒。「當然希望把孩子留在身邊。」因不能預期疫情有多長,這是個很艱難的決定。劉惠玲表示:「與孩子分離,讓維爾很傷心。但因夫妻2人工作都暴露在高風險環境,擔心染疫把病毒帶回家,才會決定把孩子送到新加坡給依倫的姐姐照顧。」
當時新加坡疫情相對輕微,姐姐楊珮君認為這是很好的安排。楊依倫說:「我們以為托嬰只是幾個星期的事。」就在她把孩子帶到新加坡的隔天,新加坡宣布限制外人入境。再隔2天,楊依倫回應美國當局的要求,搭機返回紐約參與第一線重症病患的救治工作。劉惠玲說,因不捨得與孩子分開,楊依倫在返美的班機上一直哭。
3月到5月初,楊依倫和維爾專心致力於醫院的工作,夫妻經常以手機互傳訊息打氣。楊依倫表示:「每天在加護病房工作18個小時之後,一個人吃晚餐很孤單。」看到同事與病人染COVID-19性命垂危,內心的壓力甚大。
全家團圓 申請簽證屢遭拒
楊珮君相當用心地照顧妹妹的2個女兒,拍了一千多張照片、一百多支影音,傳給維爾夫婦紓解思念之情。有一天,楊依倫跟3歲大女兒視訊通話時,告訴她寄了包裹,很快會送到她家。女兒卻回答:「這不是我的家,是阿姨家。」這讓維爾夫婦下定決心把孩子接回來。
5月疫情趨緩,新加坡仍禁止外人入境。維爾夫婦申請簽證多次都遭拒,6週後獲准,但入境後需在防疫旅館隔離14天。直到7月5日,相隔109天後,一家人終於團圓了。回到紐約家,當孩子們睡著時,夫婦倆看著2個女兒,覺得自己很幸運。
父親楊明德受訪時表示,妻子曾陪伴2個女兒赴美求學,一家4口都很親密。2個女兒在美國大學都接受基礎醫學訓練,受到父母的影響,二女兒楊依倫就讀醫學院,繼承行醫救人的使命。
楊明德說:「雖然我們夫妻不是基隆人,但在基隆執業已經超過45年,2個女兒也都是在基隆出生。心理上,我已經把自己當成在地基隆人了!」基隆不像台北步調快、人際疏離,楊明德表示,已經很能融入在地的美食與人情味。
全球疫情仍蔓延,這場無情的病毒戰役中有不少人染病身亡,還有人與死神正在拔河;許多家庭因檢疫而隔離或因工作分隔二地、無法自由移動;比起全球其他地區,身處台灣的我們相對幸運太多。
「全球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都是捨命把關。」劉惠玲呼籲,每個人都要忍受那麼一點點不舒服,戴上口罩、勤洗手。楊明德也提醒大家,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