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振中說,中、日間的自由貿易成形,大家關心中國會否搶了台灣的日本市場?但台灣賣給日本的產品如積體電路,就不是中國能搶的,日本要搶台灣的中國市場也不容易,因彼此市場區隔已有多年;另外,中日間還有民族情緒須克服。至於日韓之間,2國關係也堪稱史上最壞。儘管如此,台灣不能在一旁看好戲,RCEP給台灣產業刺激,讓政府必須投入大量研發經費幫助企業,特別是傳統產業,來提升附加價值,平衡掉RCEP的影響。
「評估衝擊,我們主要鎖定中對日、日對韓這2組的稅率!」經濟部長王美花接受本刊採訪也表示,中韓本來就有FTA(自由貿易協定),其他國家跟東協原本也有FTA,因此原本賣去東協是什麼樣子,現在就是什麼樣子,國內產業已調適多年,不會因為RCEP出現太多的變動;此外,RCEP的降稅過渡期很長,且協定要生效,需要6個東協國家、3個非東協國家批准,估計2022年才會生效,「中長期來看,台灣確實要強化自己的體質。」
王美花表示,以石化業為例,台灣的石化原料廠商最大的市場在中國,例如尼龍六,政府原也擔心中國會對日本降稅因而衝擊台灣產業,但檢視RCEP內容,此項完全排除降稅。另像機械業,台灣的立式加工機在中國市場占有很大比例,這次中國同樣對日本排除降稅,對台衝擊有限。
鄧振中則直言,因韓國石化業發展得不錯,中國則是近年崛起、規模又比台灣大,且台灣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加上石化業易受油價衝擊,的確須注意RCEP簽署後的影響,但他仍強調:「這都是長期才會發生。」況且這次RCEP的調適期拉得那麼長,台灣有時間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