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劇本後,許力文先看過,從中解析人物的性格、狀態、職業以及時空背景,產生對人物的想像。接著與導演碰面,了解全片美學概念、影像風格,彼此討論發想後,開始與造型組成員針對角色大量蒐集統整資料,選出較適合的再與導演溝通、對焦。
許力文以《狂徒》為例:「我們與導演洪子烜在前期討論,先定調如何表現人物和世界觀。導演想拍出都市叢林的感覺,且一看就知道是台灣的建築物,而且整座城市非常灰階,所有人都隱身其中。」為此,許力文刻意將角色的造型感收到很低。
「沒有造型其實也是一種設定。要怎麼把帥帥的演員,變得平凡、看不見?像《狂徒》裡的林哲熹、吳慷仁私下都有型有款,要把他們弄得非常不起眼,也需要下功夫。」全片使用低彩度色調,只在動作場次、牽扯到暴力時,加些紅色元素。
從時尚造型跨入電影造型工作,許力文強調,「兩者的邏輯不同,因為電影造型常要將真實世界套用在電影世界。」為求真實,除了觀察週遭形形色色人等,有時更要靠田野調查、蒐集參考資料,才能更接近角色。像《軍中樂園》裡,50年前金門性工作者的樣子,就是藉田調與考究歷史背景,一步步建構成形。「還得了解當時衣服剪裁、布料材質、有時連一顆鈕扣的形式,都應該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