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南市政府交通局成立的臉書社團「運轉台南好交通」,最近發布一則貼文,介紹有關東門城圓環未來的各項施工調整,卻引來當地民眾近乎一面倒的批評,由於新設計的圓環內不僅設有停車格,汽車與機車在行徑路線上的差別待遇,更引來網友質疑,該設計機車被限制不能走內環,「那續行的機車不就是堵在外環上嗎?」「本來要直行的車流被迫繞在外側,那內環的車是撞倒幾台機車再出去嗎?」也有人批評圓環原來是用來處理交織路口的一個設計,「然後我們增加他交織的難度跟次數!」
對此,運轉台南好交通回應:「由於各國的道路條件和民眾用路習慣都不一樣,因此需根據用路者本身的習慣規劃道路」。而這段臉書回覆,被臉書社團「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直接拿來修改成「由於各國的道路條件和民眾用路習慣都不一樣,因此需根據用路者本身的習慣規劃飲水機」,並附上美國種族歧視合法化時代的一張飲水機照片,嘲諷當地交通局在道路設計的落後觀念。
實際上,不只有台南有圓環路線規劃的爭議,甚至在台灣,絕大多數的圓環都設有紅綠燈,而原本要在交織路口引導車流的圓環,也因為紅綠燈的設置失去圓環本身應有的功能,更成為台灣「獨步全球」的道路設計之一。因此,隨著路權意識的逐漸抬頭,呼籲廢除圓環紅綠燈的聲音,也在各縣市不斷出現。
面對民眾的質疑,台南好交通後續在該貼文留言,指出本次改善是針對該圓環肇事比例較高的出圓環處碰撞,增設右彎車道,引導車輛自最外側右轉,而非自內側車道切出。此外,目前也正試辦外二快車道開放行駛機車,有關建議內側車道取消禁行機慢車部分,屬於該專案下一階段將要評估的路段類型,未來將一併納入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