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月影視製作、符昌鋒執導的系列紀錄片《不羈—臺灣百年流變與停泊》透過『白袍下的筆桿-賴和』、『咖啡與玫瑰-殷海光』、『我們的歌是青春的火焰-李雙澤』、『唐吉訶德與記事本-陳定南』4位不同領域的先驅,從世界脈絡回顧台灣百年發展,與這些人物的精神如何注入台灣。
魏德聖表示,「歷史是死的人做的,活的人寫的!台灣幾百年來的歷史,基本上就是反抗史,其中兩股力量最大,一個是『農民反抗』,另一個是『藝文反抗』。前者為求有得吃、為身體反抗至死不渝,後者則是《不羈—臺灣百年流變與停泊》所闡述的『精神反抗』,柔軟中帶有強大的力量。」
在1月19日首播第一集『白袍下的筆桿-賴和』中,符昌鋒導演以有別以往賴和紀錄片的觀點,改由原住民的角度切入,書寫這位「台灣現代文學之父」。魏德聖說,「當初在找霧社事件的資料籌劃《賽德克‧巴萊》時,就注意到賴和以原住民角度寫下的漢詩《南國哀歌》。看完後覺得很感動,一個平地的文學家竟然注意到山地裡發生的事情,當時消息是有點被封鎖的,但賴和仍注意到那麼多細節,我蠻佩服的!」
聯經出版總編輯兼故事執行長涂豐恩則有感而發地說,「歷史不只會變成我們共有的記憶,它同時又有一個打開的力量,讓你知道台灣跟世界上許多故事有連結。」以賴和為例,受到1920年代大正時代西方思想影響,片中也描繪當時歐洲的思潮,把台灣跟世界歷史脈絡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