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9 05:58 臺北時間

【給摯愛的生死課2】第一次等到奇蹟 第二次等到的是無止盡的苦難

mm-logo
文化
陪伴所愛之人優雅、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活著的人才能好好繼續自己的人生。
陪伴所愛之人優雅、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活著的人才能好好繼續自己的人生。
過去20多年,加護醫學成功的幫助許多瀕死的重症青壯年恢復健康。但是,有時病人即使救回一命,也得終身躺在家中或養護機構裡,靠別人照顧。台灣截至108年,有3,002位植物人。
醫師說:不救會死。沒說的是,那救回來會好嗎?當病人沒有事先表達意思,家屬的每一步決定都極為艱難。明瑋32歲出車禍變成植物人,臥床11年來,急救無數次,頻繁進出加護病房。最後,妻子終於看清楚先生在「醫療酷刑」下承受的苦難,決定放手。看似對明瑋無意義的11年,其實給妻子上了一門人生最重要的生死課。

沒想到明瑋清醒了

半年後,明瑋在復健時,突然跟著復健師的指令,自己動手去串了一顆珠子,鈺如不敢置信,她說,「我們好高興,我先生醒了,隔天就帶他去找醫師,醫師說,『真的恭喜你們,他醒了。』」雖然每次帶明瑋上台北復健很辛苦,傍晚還要趕回家接送小孩,但是鈺如帶明瑋勤快的每週到台北復健2次,1年半後,攙扶著明瑋,他可以坐在輪椅上自己復健,雖然只有半邊能動,但是鈺如覺得,這已經是奇蹟。慢慢的,明瑋會自己吃肉,問他話,會簡單的回答「有」、「好」跟「可以」。
鈺如的夫家在東部開餐廳,後來又經營旅館,旅館當初還是由明瑋設計,明瑋出事時,旅館生意正好。明瑋的父親不捨兒子,不惜代價要救回他。兒子清醒,他很開心,看他頭骨被大小手術弄的凹凸不平,提議做新的頭蓋骨,外觀比較好看。鈺如則認為,沒必要動這個手術。但是公公這樣提,鈺如只好同意。
沒想到手術失敗,鈺如的人生又往下墜落,「我哭到不行,真的不知道怎麼說,醫師說他成功的開了幾千個病人,也沒想到會這樣。」鈺如說,因為麻醉出問題,明瑋在加護病房住了幾天,又因右腦缺氧,醫師說要緊急開刀,「還說要再次削腦,問我要救嗎?因為沒開就走了。我跟看護都不知道怎麼辦?我打電話問我媽,我要救嗎?但是我都拚成這樣了。」這次醫師說得很明白,明瑋還要氣切,因為開刀後沒有接呼吸器,他很難離開醫院,做氣切也方便日後可以抽痰照顧,如果之後有什麼事,還可以接氧氣,明瑋比較能存活。

再次打擊

鈺如內心其實清楚,明瑋是不會再醒了,但是一想到他如果沒開刀就走了,她痛哭,「哭完我想,算了,就繼續吧。我簽了手術同意書,覺得他或許還有機會,因為第一次,醫師不也說他不可能醒,既然有一次奇蹟,可能還有第二次。而且我先生才35歲。」
沒想到這次開刀後,開始明瑋往後更辛苦的歲月,鈺如身上的重擔也更沉重。明瑋很容易肺炎,經常往台北醫院送,鈺如的媽媽幫忙照顧2個孩子有點分身乏術,所以每兩三天,明瑋由看護看著,鈺如就趕回家看孩子。
鈺如是老大,從小要幫媽媽照顧弟妹,高中畢業就出來工作,養成遇到事情就面對的堅強個性。明瑋狀況不斷,一天要抽4次痰,每次抽痰都全身痙攣;氣切管有次突然掉落,她趕緊打電話給醫護人員,看怎麼接回去。自己解決很多問題,不能解決就趕快送醫院。像明瑋肺膿瘍,痰拍不出來,用管子從氣切口吸也吸不出來,怕明瑋當場被痰嗆住就走了,醫師只好當場給明瑋上麻藥,用刀劃開洞口插進寬管用機器抽痰,鈺如跟著看護就在一旁幫忙。
但是,雖然她打起精神繼續照顧明瑋,卻開始經常大哭,睡不著,吃不下,她父親來接她去看心理醫師,醫師得知她先生的狀況,跟她說:「你是人,怎麼可能不哭?」「他要我放了自己。」說起這一段憂鬱經歷,實在太難受了,鈺如還會怕,最後讓她振作的是2個孩子。為了早點康復,她每天清晨起床去運動,慢慢爬出情緒黑洞。
鈺如很感謝父母,幫她顧孩子,支持她。至於明瑋的父親,或許是不忍看到兒子臥床樣子,加上對兒子愧疚,他很少來看明瑋,但是他常匯錢給鈺如。「我公公在我先生身上真的花很多錢,我們不用擔心經濟,就會想盡辦法一直救我先生,或許就是這樣,才害他拖這麼久。」
難道鈺如不曾留意到先生的痛苦?鈺如說,前面幾年每天都在處理先生發生的大小狀況,真的沒有想到這問題。有次先生掛急診,喘得很不舒服,醫師又說要送加護病房。明瑋體格高大,是極重度植物人,但是鈺如卻看到明瑋難受到用腳撐起整個上半身,她才驚覺,明瑋怎麼會痛苦到這樣子?那次,醫院發出病危通知書,但是鈺如仍然沒有簽《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暨維生醫療同意書》,放棄急救,「前面8年,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小孩,我撐著;還有我覺得奇蹟可能再發生一次,每次都想,我再拚一次看看,就這樣習慣一直救明瑋,無限循環。」
陳秀丹醫師說,家屬不忍,加上健保給付的關係,在呼吸病房,經常可見已經不可能清醒、康復的病人使用呼吸器。(林煒凱攝)
這期間只有一個醫師質疑過鈺如這種做法。
明瑋臥床第5年,鈺如帶明瑋回娘家過年,明瑋又因為肺炎到宜蘭陽明交大附屬醫院掛急診,轉進加護病房時,碰到被大家稱作「阿丹」的胸腔內科醫師陳秀丹。
當時阿丹管內科加護病房。在護理站,阿丹看著電腦,手動著滑鼠,仔細的審視著明瑋多年來一筆又一筆的病例紀錄——出車禍造成硬腦膜下腔出血,還有水腦,然後不斷的發生泌尿道感染、肺炎、肺膿瘍,還曾急性肝炎發作;左右腦還曾發生腦梗塞(就是腦中風)開刀,癲癇⋯⋯她嘆了口氣,覺得這個病人怎麼會這麼倒霉,除了腦部動過大大小小的刀,光氣切處長肉芽就至少來醫院做了2次手術,真是太受苦了,家人早該放手了。
編按:為保護當事人隱私,鈺如、明瑋均為化名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7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