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6 12:05 臺北時間

電商普及 同人誌通販比重超越販售會

mm-logo
娛樂
同人場的商業販售行為有部分轉移到電商,但核心的交流功能仍難以取代。
同人場的商業販售行為有部分轉移到電商,但核心的交流功能仍難以取代。
受疫情影響,近1年多來同人活動的入場人數略微下滑。加上電商平台普及,網購同人誌及周邊的比重,估計已超越現場販售。
「台灣同人誌販售會」(CWT)主辦人、同人誌數位有限公司執行長鄭文福估算,肺炎疫情爆發1年多以來,雖然台灣還是能在遵守防疫規範下舉辦活動,「但入場人數比例仍掉了1至2成。」「開拓動漫祭」(FF)的狀況也類似,有同人社團向FF執行長蘇微希提到寒暑假場的銷量下滑,「但大家都滿珍惜台灣還能辦活動,沒有特別抱怨,「以前要是哪一場賣不好的話,我們就被罵成豬頭了。」
不過鄭文福觀察,雖然同人產業還在擴張,但以商品販售的比重來說,現場銷量已不如電商平台。「以前同人誌或相關周邊在同人場的銷售比例可能占7成到8成,電商平台只有2、3成左右;現在電商網購可能占了6成以上,同人場的銷量大概剩下40%。」社群的發達及物流的便利,還有部分電商在運費上的補助,都讓同人場不再是唯一的同人商品購買場合。
雖然入場人數受到疫情影響降了1、2成,但會場內仍然相當擁擠。
在同人場擺攤超過10年的漫畫家AKRU也同意,同人場內雖然還是人潮眾多,但擁擠程度似乎不如以往,「2012年、2013年是會場擁擠的高峰,尤其是暑假場次,來逛會場其實是滿辛苦的一件事。如果想買的本子沒有很多,在家裡用通販(網購)買是比較輕鬆愉快,也不用排隊才能進來。」
雖然如此,想參與同人場的社團仍趨之若鶩,這是因為同人場的「交流」意義更重於商業行為,很多讀者賣票進場除消費外,往往也會希望能與作者交流或獲得簽繪。同人場的活力與熱絡,對有心投入動漫創作的年輕人而言,還是展現自己的最佳舞台。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