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導,考古團隊於1972年在英國一處維京遺址,挖掘出這顆珍貴的糞化石,由於表層表面覆蓋潮濕土壤層,使得有機物質保存完整,化石的保存狀況也相對良好。根據專家研究,該化石可追溯至西元9世紀,推測是由一名維京海盜排出。
專家透過研究化石組成,發現糞便的製造者,以肉和麵包為主食,然而糞便中還發現了數百萬顆寄生蟲卵,因此推測當時的維京人,體內都可能有大量寄生蟲,因此恐飽受腸胃不適之苦。
報導指出,這顆化石在2003年被放在玻璃盒中展出,沒想到因為遊客疏失,玻璃盒掉落地板,糞化石不幸摔壞斷成3截,如今終於修復完成,於約維克北歐海盜中心(Jorvik Viking Centre)重新展出。而中心對於能成為糞化石的展出處,感到十分自豪,甚至為它專門訂定「大便日」,凸顯該化石的重要性。
這顆糞化石的出土,大大振奮考古學界,古生物學家瓊斯(Dr Andrew Jones)1991年受訪時就表示,「這是我看過最令人興奮的糞便」;他更形容,在相關領域的發現中,「它就像英國女王王冠上的寶石一般,珍貴無法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