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感染科醫師、國產高端疫苗主持人謝思民在臉書粉專「感染症醫學會發炎人-黑傑克醫師」發文指出,莫德納、輝瑞及AZ疫苗在去年8月後就陸續開始做第三期人體試驗了,不過並非「做完」第三期試驗才上市,而是因應疫情急迫性,以期中報告審查並先行上市,所以才叫做「緊急授權(EUA)」,並表示有些人的發言看似支持國產疫苗,但若引用到錯誤資訊,只會對國產疫苗幫倒忙,「感覺就像外行人在硬護航些什麼,加強了民眾對國產疫苗的陰謀論。」
謝思民接著說,11位醫學中心的國產疫苗臨床試驗主持人,對國產疫苗根本沒有所謂的「有沒有信心」,因為一切都要讓科學數據說話,強調「以試驗主持人的角色而言,沒有信心與否的問題」,他們的角色就是要基於國際臨床試驗操作標準,在確保受試者的安全之下,蒐集臨床安全性資料、檢驗數據及抗體檢驗,在雙盲(試驗方與受試者都不知道打入的是疫苗或安慰劑)下,讓食藥署對此疫苗的試驗結果做緊急授權評估,正因為連試驗主持人都不知道試驗結果,所以「沒有所謂信心與否,只有科學驗證。」
至於有關政府為了發展國產疫苗,故意不進口歐美疫苗的陰謀論,謝思民表示這是政府決策的問題,醫師只負責科學部分,不過他也指出,就算2個國產疫苗將來都通過緊急授權上市,國產疫苗的產量在今年仍不及所需,建議若要在今年達成群體免疫,還是要多多僅口歐美疫苗,最後表示,能理解政府為了安定民心而有所宣示,但若因此在網路上引來陰謀論、炒股說,進而失去國產疫苗研發過程的公信力,甚至為疫情險峻背黑鍋,這樣相當可惜,「疫苗發展是科學,成功就成功,失敗就失敗,一翻兩瞪眼,沒什麼好護航,也沒什麼好陰謀論。」
謝思民之後又針對政府與國產疫苗簽訂採購合約發了一篇文章,表示不理解這是什麼樣的條件式採購合約,怎麼會在連11個臨床試驗主持人都還不知道解盲是否成功的情況下,政府就先下單500萬劑,「如果解盲出來,疫苗是失敗的,這合約該怎麼辦?(還是合約中有寫好但書了:若審查沒通過,合約自動失效?)」
事實上,謝思民日前就表示最快要等到6月底才會知道解盲結果,希望能夠成功,高端及聯亞至少有一個國產疫苗能通過授權,並繼續往第三期試驗邁進,但也盼食藥署能用最嚴格的標準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