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見終點,日、韓電影尋找新模式與病毒共存,方法包括:積極規範片場防疫、轉戰串流市場等。在政府補助與支援不足的狀況下,地方與民間也祭出募款、提高補助金等方式,盼能挺過危機。
去年4月日本政府頒布緊急事態宣言,電影院停業範圍從關東地區擴至全國,2個月後才陸續營業。疫情影響,全年1,017部電影上映總票房為新台幣372.5億元,只有前年的一半,動畫《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更占1/4。除了國內商業大片延檔,好萊塢電影延檔也重挫外片票房,從前年新台幣309元跌至88億,剩不到3成。
韓國去年共有1,693部作品上映,總票房為新台幣133億元,較前年下滑七成。根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KOFIC)公布的「韓國電影產業決算書」內容顯示,前年每位觀眾平均會到戲院看3.22次電影,去年降至1.15次。
疫情爆發後,韓國電影除延檔外,上映作品也多在一個月內上串流,透過單次付費收看減少損失。去年韓國最賣座的電影,是李炳憲主演、疫情前上映的《南山的部長們》;票房排名2、3名的《魔鬼對決》《屍速列車2:感染半島》都在疫情稍微緩和的暑假上映,才順利回收成本。